古诗《送邹明府游灵武》赏析

2022-08-28 01: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送邹明府游灵武》赏析》,欢迎阅读!
灵武,明府,古诗,赏析

古诗《送邹明府游灵武》赏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唐代〕贾岛

曾宰西畿县②,三年马不肥③。 债多平剑与④,官满载书归⑤。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⑥,客馆未开扉。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注释

①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②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三年”句:邹明府为官清廉,在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 ④“债多”句: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从


《全唐诗》本。

⑤“官满”句:官满卸任后,仅仅满载车书而归。 ⑥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

译文

你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在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 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官满卸任后,仅仅满载车书而归。

现在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林间的寒风吹进了睡衣。 此去就住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

赏析

此诗前两联刻画作者友人邹明府的形象。首联说,邹明府曾经在西畿县就任三年,勤于政务,衣食节俭,以至于马都没有长出来肥膘,更说明人没有贪污腐败,非常清廉。颔联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这说明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所以任满以后,满载而归的仅有一车诗书,这说明了他的志向。后两联是作者的推测与想象。颈联说,如今他冒着边关风雪远游朔方,这一路狂风暴雪,路上都看不到他的踪迹,说明了其前程的艰险;大风吹来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说明他衣衫简朴,没有什么锦衣华冠,更显得他大方、简朴、不拘小节。尾联说,他到了灵州,每天早上能听得到报晓的号角声,家里的客房根本没有开过,说明基本也没有什么人来往,这也是


为了说明他深居简出、向往宁静、清远脱俗。

此诗所刻画的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176bd6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