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理解助读)

2022-08-05 02:1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鱼我所欲也(理解助读)》,欢迎阅读!
鱼我所欲也,理解

鱼我所欲也(理解助读)

1.鱼,我所欲(想要,喜欢)也,熊掌,亦(亦)我所欲(想)也,二者不可(可以)得(能够)(同时得到),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得到熊掌。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求得道义。 成语“舍生取义”的出处。此成语完整应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 陈毅诗: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比)生者,故(所以)不为(做)苟得(苟且偷生)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祸害、祸患)有所不辟(同“避”,躲避)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中有些我不该躲避的。

5如使(假使)人之所欲莫(没有)甚于生,(那么)(凡是、一切)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所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凡是能够得到生命的手段,什么不能采用呢?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能够躲避祸患的手段,什么不能用采用呢?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因此就能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因此就能够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8.是故(因此)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因此,(人们)所追求(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比死亡可怕的。

9.非独(不仅)贤者(贤能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罢了)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它罢了。 10.一箪(量词)食,一豆(量词)羹,得之则(就)生,弗(不)得则死。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亡。

11.呼(吆喝)尔而与(给)之(与的对象,人家),行道之人弗受; (但如果)吆喝着给人家,过路的人都不会接受。

12.蹴(踢)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瞧不起,不屑一顾)也。 ..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乞丐也瞧不起。


13.万钟(优厚的俸禄)则不辩(同“辨”,分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它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14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同“德”感激)我与(同“欤”疑问或反问语气) (难道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15.乡(同“向”,从前)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送命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接受它; 1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从前宁愿送命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它; 1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从前宁愿送命也不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却接受它 18.是亦不可以已(停止)乎? 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 19.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失去了本性。

1.人。在熊掌

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1

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答: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3

1 2 3


4 5 6 7使 8 9 45

1 “辟”同“避”,躲避 2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同“辨”,分辨、区别 3为身死而不受 同“向”,从前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激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欤”,疑问或反问语气 5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生地忧患,死于安乐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6

7

比如:选择 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 生命·自由 取与舍 舍与得等等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不自由,勿宁死!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6eebf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