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与“杏林”

2022-07-13 00:4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杏坛”与“杏林”》,欢迎阅读!
杏林,杏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杏坛杏林

作者:马松茂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第12

我们经常会看到,人们给自己的恩师或给其他有名的老师送去杏坛高手之类的锦旗,名师主持的茶座叫杏坛茶座”;医院里有名的医生治了病,救了人,人们感激,便要送去誉满杏林的锦旗等等。虽然都有”,杏坛杏林是两个不同的典故。

先说杏坛。据《庄子·渔父》记载,孔子曾经在杏坛这个地方讲过学:“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又据顾炎武《日知录·杏坛》记载,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杏坛,是宋朝乾兴年间,孔子的第45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时,把大殿稍微后移,在原来讲堂的旧地基上筑石为坛,并且在周围环植许多杏树,取杏坛之名。由于孔子是教育文化名人,后世遂以杏坛泛指讲学授业之所。例如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谒绛纱宽。后来便有了杏坛得意,进士及第杏苑留题,古为盛典的典故;杏坛高手”“杏坛茶座之类的说法。

至于典故杏林”,则颇具传奇色彩。据《神仙传》记载,三国时吴国的名士董奉隐居庐山,人治病,不收报酬,凡重病得以治愈者,让其在山上种杏树五株;轻病治愈者种一株。数年之后,杏树十余万株,满山遍野,蔚然成林。董奉任山中百禽群兽在杏林中游戏,当杏子大熟时,董奉便在林中做一草仓,向世人宣告:“欲买杏者,无须向主人董某通报,只要携带一箪谷米放进仓中,自可取走一箪杏果。以物换物,公平交易,无人监督,但凭自觉。倘有小人之心,少送谷米多取杏,则杏林中豢养的三四只猛虎便会蹿出追逐贪心者。而董奉用杏子换得的谷米,又用来赈济贫苦百姓及行旅之人,可见董奉是把好事做到底了。其结果自然是善有善报,董奉最后得道成仙了。由于董奉种杏换谷,后人也有把杏林称之为杏田的。如宋无《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四:“淡染云霞五色衣,杏田朝罢对花披。董奉治病救人,妙手回春,且不收报酬,人们很是感激。后人便常用来称颂良医,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d1c5c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