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望天楼

2022-09-14 10:23: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进望天楼》,欢迎阅读!
天楼,走进

1

一阵电话铃响,惊醒了我含混的夜梦,抓起听筒,那头便问:是文强吗?其声嗫嚅,我应了。他才说:刘老住的那楼要被拆掉了,咱们是否明天去看看?我不大信。他强调曰:真的,再不去,刘老往后住哪儿都难寻了。我应允了。是夜,我辗转难眠,刘老和他的望天楼成了我脑屏、视屏上极强的信号。

首进望天楼是去年初春,应杨溥兄之约去拜访书坛前辈大篆名家刘德昌。见面是在博物馆门口,同去吃了顿羊肉泡馍,老人吃饭很讲究,老板特意烤了热饼夹了羊肉予他吃。老人相貌奇伟,脾性古怪,行坐昂首挺胸,有种不可犯的威严,语声铿锵,不卑不亢,愈显正直与爽朗,这可是位极倔的老头。去老人住处前,我心中没底,抵后甚惊,楼体破旧且不说,单那狭长的楼道就令我好奇,伸手不见五指又难测远近高低,进去了方能隐约见得一两口屋门亮窗上渗出模糊的光色。你们跟着我走,别左右乱队。其实,自进来就不见了前后人影,仅凭感觉,双目在此没了作用,我只有竖起耳朵随刘老的脚步声,摸索着挪向前去,曲径通幽处,寒境居高贤呀,到了,我给咱开门。咣咣当当之后,眼前一派豁然,这就是刘老的望天楼哟!望天,只有进了这去处才可望尽无限天光,这里定是处参禅悟道修学问的好境地。 刘老独居一间,家人都住西安,老人半隐于世已三十多年了,深居简出,很少参于社会活动。居室很简陋,满屋尽是纸,有了字的纸多是墨写上去的,唯有那盆棕竹和另盆一叶兰依然生机勃旺,老人是在这墨香的熏染中独善其身,日课不辍的。

再去望天楼,是送我们的报纸给他,三版有介绍老先生的照片和文字,老人依旧热情,语言仍极吝啬,只管沏茶给我,茶却香极酽极,我心遂觉舒坦。

此后,或与人结伴同往,或单人独骑前去,我和刘老就越发熟悉,且很投缘。能被望天楼主瞧上眼的人还不多呢。后有人对我说。 2

年近古稀的刘德昌老先生,常要被人请去参加这会那会,人家来请,他老得问清了会议的内容,谁都去,然后才决定可不可去,去了往往不乐于发言,他无随便肯定和否定之习,会后也不好轻动笔墨,书法艺术对他如同生命,好作品就不会乱给人的,所以,他的字也就更是罕品了。但我认为,眼下真正与先人相比的书法家并不多。因为毛笔乃古人唯一之书写工具,惯性的运用与灵性的发挥,即是一份草稿也堪称为精美的书法作品,这就取决于一个自然得来之果。而今人在书写工具的不断革命中,钢笔以又面临着被电脑所更替的趋势,书法在此仅仅成为一种刻意的承袭与创作,刻意为之就难为了。由此,书法作品并非说写就能写的,说要就要信手拈来的,即使一个字也需精气神贯通后,借助灵感凭心境方能绝妙生成。这也许就是刘老讨厌与人见面就要字的原由吧。看来,写字与索字者的文化素质都有待提高,作品不予人并非书家惰性,吝啬,那是他们对己之苛求,圣艺术负责,同时也力求完美自己的文化人格。

刘老有时也写字与人,那看是谁,哪种环境下?偶有闲暇,望天楼可谓门庭若市,从早至晚,楼内谈笑风生,气氛热烈,此机难免有佳作孕成。

望天楼主的常客中属我年少,也许是天缘,没一年时间,我们已经成了几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忘年交,我们常聚于一堂聊艺术也聊家常,渴了有香茗,老人精于茶道,自有人送上好的新茶来,这也是我往而乐不思返之由,饿了就去咥羊肉泡或绿菜干面条,老人从不让客人掏钱的。有时也到我家,我亲手做野菜杂粮饭,我们便吃个酣畅淋漓。


刘老是个很讲究的人,生活有规律,工作有规律,社会更讲干规律,凡事说定了那可是雷打不动的,一次,有朋友力画展邀他光临指导,正巧那天他在西安有事,于是,他一早赶往西安办了事,一口气没歇又急转身返回。此类事时常发生,老人不应不说,应了绝无朝令夕改之习。 3

刘老的艺术造诣与艺德众口皆碑,他常自叹一年竟出不了两幅好作品!我想,一个真正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应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地望子成龙,精益求精的,这是一种自觉而神圣的责任。你写了字,人家必定要装裱张挂,挂了看的人就多了,人有外行有同道,一不留神就会贻笑大方,误人子弟,玷污了书法艺术之圣名。 每一个存在物在其自身中都浓缩着它自己的历史,它的类的历史,以至整个宇宙的历史,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层次沉淀在进化的链条上,在较高级的事物中,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欣赏一幅好书法,在你弄懂了正、草、隶、篆之后,你就会将思维伸及远古,然后再将想象的焦距调节,一步步回归现在,中国书法是世界独有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自有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世代炎黄子特有的智慧,它永远在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和敬畏。难怪刘德昌老先生圣眼下书画界不严肃和偏离艺道的现象极为痛心和愤慨,为此,他毅然地退出了一切正式和非正式的这会那会,他认为艺术产生于自由死亡于约束,更不可将书场弄成了官场。作为艺术家,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不是凭着组织的名份和会团的头衔,而是要用你的实力身世人展示你的价值、生命与艺术的价值,除此都是虚的。

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心。刘老隐不效古,出不作态,仅凭自然之心境。书法艺术是刘老精神的食粮,精神又是刘老生命的旗帜,旗帜便成了刘老艺海行舟之风帆,有刚正之人格掌握着大舵,他的生命之舟,艺术之帆定会驶向辉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022c44680203d8cf2f24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