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跳跃的生命音符跳跃的音符

2022-08-31 06: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跳跃的生命音符跳跃的音符》,欢迎阅读!
音符,诗中,跳跃,生命

唐诗中跳跃的生命音符跳跃的音符

唐诗中跳跃的生命音符|跳跃的音符

唐朝的名片――唐诗,以其铿锵的声韵,如画的情境,让炎黄子孙所瞩目。同时,它又以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启迪和哺育着莘莘学子。在生物教学中,适当引入唐诗,巧析作者所描绘的草虫鱼,千山万水感悟诗中所蕴含的生命之美,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进而使学生在情操、人文、审美观等方面有所提高。下面是本人在生物教学中的和体会。

1.借助唐诗对生物的描绘,欣赏生物的色彩美。

在讲述植物呈现颜色的物质基础是在液泡还是在叶绿体中时,引述并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随后出示图片,然后提问:为什么深秋的枫叶是红色的呢?仲夏的莲叶是绿色的呢?”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在探索出自然景色所包含的生物学的同时,也领略到枫叶似火,莲叶如碧的自然景色。深刻体会到一种灿烂的生命之美一色彩美。

2.借助分析唐诗中和谐的画面,体验和谐谐美。

在讲述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发生水华或赤潮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协调美,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我适时引入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清晨日出时候,江边盛开的朵朵鲜花,在朝阳的辉映下,简直比火还要红艳。春天里,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边,各种动物情趣无限,在尽情地嬉戏、玩耍,不时传来鸟鸣、鸭叫、鸡啼……好一幅江南水乡美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到如今的江南,由于大量不符标准的含油、含酚、印染、毛纺、造纸、医药、化纤、生活等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水体


严重缺氧,水质发黑发臭。从而可激发学生为建设一个美好生态环境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借助唐诗中如画的景色,领略自然美。

在学习环境保护时,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温室效应、酸雨、水土流失、山洪瀑发、资源匮乏、能源危机、人口爆炸和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日趋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究竟该怎样与自然相处呢?史上是不是一直都这样呢?教师适时引入王驾的《社日》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杜甫的《曲江二首》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共同编织了一幅和谐朴实、纯真至美的大自然画卷。学生在发出由衷感叹的同时,心底自然也会升起,我要把我们的环境建设得更美、更好的决心。

4、多角度观察唐诗对生物体的描绘,感悟创造美。

在学习生物的适应性时,如同样是对草这种生物的描绘,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草顽强生命力以及草与环境的关系的描绘;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这是对草的形态以及温度对草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描绘;唐太宗的《赠萧璃》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是对草与人关系的描绘。这样分别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仅使学生领悟诗中所包涵的生物学含义,更能使学生感悟诗人的独具匠心的创造魅力。 5、观察唐诗中对生物的寄情描绘,感悟人文底蕴。

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载体。我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时,适时引用了李白《论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松恨不高千尺,恶行应须斩万竿。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韩愈的《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全面阐述了。从而发展了学生对人类、自然和未来的普通关怀和慈爱之心,促进学生素质丰富、和谐、完善的发展。这


也体现了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要想把博大精深的唐诗,真正融入到生物中,使生物课充满情趣,这还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研读,不断积累,融会贯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a75907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