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风雨

2022-08-31 19: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意象风雨》,欢迎阅读!
意象,诗歌,风雨

秋雨秋风愁煞人 ——风雨

春雨使花凋零,让人伤春;凄迷的烟雨令人惆怅;没完没了的梅雨让人在悠闲久了容易烦,容易愁;而秋雨更是肃杀的。在古诗文中,风雨大多充当了给人添愁的角色。当然,有时雨也是有趣的,也是温馨的。无论如何,风雨是满有诗意的。

春花易谢,更何况经历风雨。多愁善感的人于暮春时节最易伤感,而加速了春花凋谢的风雨就更加重了诗人们的伤感。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韩偓《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纳兰性德也有感于海棠花飘落,他的《浣溪沙》“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欧阳修《鹊踏枝》“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程垓《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叶梦得《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唐琬《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朱淑真《蝶恋花》“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春将尽时又逢日将尽之黄昏,再加上潇潇暮雨,的确令人难以承受。

“凄风苦雨”常用来比喻处境的悲惨凄凉。屈原《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表现的是流放之地的凄凉。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诗人面对眼前景物,触发了贬谪之思,一场春雨使百花落尽,榕叶满庭,景象令人心意凄迷。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潇潇暗雨打窗声。”此诗写一老宫女的人生悲剧,以秋风、秋雨、残灯共同渲染了环境气氛,烘托出人心的冷落、寂寞、孤苦。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处死昔日“春从春游夜专夜”的杨玉环,在行宫夜雨的长夜中辗转反侧,心境可谓凄苦。白居易与元稹这对好友情投意合,他的《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白居易写这首诗时,元稹被贬通州,自己被贬江州,离别之苦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使“逆风吹雨打船声”听起来更觉不堪。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人听到好友被贬江州的消息后,从垂死病中惊坐起,“惊”什么?怎么个“惊”法?诗人不写,却接一句“暗风吹雨入寒窗”,那么诗人的愤懑、惋惜、悲痛、关怀等等复杂情感又岂能说清,在“暗风吹雨入寒窗”中又岂能包含不尽?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是诗人送别友人后作的一首诗,最后一句不直接抒写离愁,却写风雨,借景寓情,使诗更有一种萧瑟凄凉的情怀。李商隐《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此诗为怀古之作。在暮色凄迷中,凄风苦雨,楚宫一片荒凉一切都牵动人的愁绪。贺铸《鹧鸪天》“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悼念亡人之作。雨夜如前,却空床独听,不见当日挑灯补衣之人。语似平淡,其实凄苦。张曙《浣溪沙》“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这首词也是为悼念亡人所作。这几句写天上人间阻隔,旧欢只能于新梦中重温。这本已够凄苦的了,更何况在帘垂微雨的黄昏之时呢?再看《红楼梦》中林黛玉写的《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离愁,也可借雨传达。南朝诗人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通过挑灯长谈、静夜听雨表现离别的黯然神伤。雨,与离别、漂泊、孤独等主题联系在一起。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同为送别,一个黎明,一个傍晚,同是雨后,雨带来的不仅是


身体的寒意,更是心理的凄凉。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把自己做客他乡的现实——客途遇雨、归期不定的凄凉同日后西窗剪烛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凄凉中透出温馨。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惟有一登楼。”晏殊《木兰花》“楼头残梦五更中,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渔家傲》“饮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黄昏更下雨潇潇。”陈克《临江仙》“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柳永《浪淘沙慢》“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柳永《临江仙》“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聂胜琼《鹧鸪天》“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明杨基《春草》“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李清照更是写雨的高手。她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采桑子》“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周紫芝《鸥鸪天》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词人心中离愁正苦,夜雨声声又起,加浓了离愁的凄苦。“梧桐叶上三更雨”,仿佛是为了渲染词人的离愁别恨而特设的。“叶叶声声”的雨滴声,更为深入地刻绘出别离给词人所带来的悲苦心情。

身在宦途、归家梦遥之苦也常借雨抒发。宋人吴沆说:“咏秋、冬间雨,言其凄凉,旅中闻雨则思家,在家闻雨则思旅中。雨中思乡正是借雨之凄凉表现生命漂泊之苦。张咏《雨夜》“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夜雨声声,仿佛不停地拨动着宦游士子的心弦。唤起了词人的孤旅乡怀,而这雨声又似乎伴着词人心跳的节奏,拍打着他的心扉,情感共振中又加重了乡怀的振幅与力度。词人在旅途中被声声夜雨惊醒,想起家在万里之外,如今还不能归去,凄苦之情可见。

雨的特征不同,愁的性质不同,所以诗人们是区别对待的。微雨、细雨多用来比闲愁。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纷纷的春雨给诗人带来莫名的哀愁。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秦观以愁喻雨,贺铸以雨喻愁,说明二人都看好愁与雨的相似性。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风雨引起的就不是闲愁,而是忧国之愁了。秋瑾的“秋雨秋风愁煞人”堪称绝唱!

雨打梧桐、雨打芭蕉、雨打荷叶本来惹人生愁,但文人似乎喜欢品味一点儿愁,于是听雨打梧桐、雨打芭蕉、雨打荷叶就似乎成为一种雅事。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秉忠《南乡子》“暮雨夜深犹未住,芭蕉,残叶萧疏不耐敲。”关汉卿《大德歌•秋》“一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梧桐

最先感知秋气,芭蕉弱而不坚,短而不永,空而不实。在佛教中,芭蕉是脆弱、短暂、空幻的代名词。诗人此时感受到的是韶华已逝,华年空度的落寞。

当然,雨有凄风苦雨,也有喜雨。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小雨是多么可爱。唐刘长卿《送严士元》“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看不见的细雨给人的感觉是多么惬意!杜甫《春夜喜雨》里面的雨是滋润万物的好雨,而他的《赠卫八处士》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朋友相聚,没什么好吃的,雨夜割一点韭菜,做一点黄米饭,然后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夜畅谈,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雨温馨,催开春花,亦为喜雨。


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题目就是“听雨”,附录供参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曾为进士,有过几年仕宦生涯。但南宋很快灭亡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此词用冷冷雨珠穿起人生的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场景:歌楼听雨的少年欢乐,时光短暂,记忆永恒;客舟听雨,实是兵荒马乱之际、忧患中年之时,词人在茫茫人生道路上踽踽独行的缩影;僧庐听雨,晚境苍凉,词人却已木然无动于衷。在对造化无情的悟彻之中,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冷漠与决绝态度里,隐隐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消释的破家亡国之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bb4976fb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