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柳絮

2022-12-16 20: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意象柳絮》,欢迎阅读!
柳絮,意象,诗歌

似花还似非花 ——杨花

杨花即柳絮。柳絮本是暮春常见景物。庾信《春赋》“二月杨花满路飞。”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姚合《杨柳枝》“二月杨花触处飞,悠悠漠漠自东西。

杨花,因时而开,随风起舞,飘泊不定,意趣万千。有人建功立业,豪情万丈,借杨花飘飞抒心花怒放之情;有人贬官降职,流放异乡,借杨花漂泊抒颠沛流离之苦;有人才华溢,傲视群伦,借杨花漫天飞舞抒鄙夷不屑之嫌;也有人吊古伤今,触景兴怀,借杨花凋零,抒沧桑兴亡之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杨花有“轻柔”“多”“乱”等特征,漫天飞舞,许多描写杨花的诗句很传神地描摹出杨花的情态。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宋号称“张三影”的张先《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曹雪芹《红楼梦•葬花词》“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伤春与春愁。柳絮因是暮春景物,又因其情态特征,所以易引起伤春之感,撩拨愁绪。苏轼《蝶恋花》“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以柳绵少来写春光将尽,流露出惜春、伤春之情。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都用了通感比喻的方法,抓住“撩乱”这一相似性,以杨花描摹愁。晏殊《蝶恋花》“午睡醒来,柳絮飞撩乱。”不见得只是客观的描写,而他的另一首词《殢人娇》“二月春风,正是杨花满路,那堪更、别离情绪。”就不那么含蓄了。蒋春霖《卜算子》“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就更直接地把“杨花”与“愁”联系在一起。还有周邦彦《瑞龙吟》“断肠院落,一帘风絮。”等。陆游《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以柳树老而无絮,感叹时光逝去,爱人分离,惟剩相思。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辛弃疾《摸鱼儿》“怨春不语。算只有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此句写人挽留春光的心情迫切却又无奈。单单蛛网这种力量是薄弱的,是不可能改变春事已尽的大局的。它所留住的片片飞絮,只不过是春光的一点残迹罢了。

二、漂泊离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触景生情,伤离感怀,抒写对友人流放他乡的担忧和牵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被贬官降职,流放夜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世道之不公,令作为朋友的李白耿耿于怀,念念不忘。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切境适情。杨花落尽,漂泊无定,烘托友人发配蛮荒,离恨天涯,颇有隐喻身世飘零之感。子规啼鸣,泣血含冤,更是诗人为友人鸣抱不平的体现,也渲染了离别之恨,相思之苦。花鸟入诗,合时合情,巧妙地点化出诗人的伤离苦恨。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落笔江亭春景,烘托朋友二人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反衬出朋友二人南北异途,各奔前程的离情别绪。垂柳飘拂,杨花飘飞,染上了一层临别伤离的惨淡哀愁。

三、怀古伤今。李益的《汴河曲》写诗人凭吊古迹,触目伤怀,抒发昔盛今衰的沧桑之感。“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一、二两句以对比凸显沧桑巨变。汴水碧波,悠悠东流,堤上绿柳成阴,柔丝袅娜,两岸碧野千里,田畴相接,纵目远眺,春色无限,可是,汴水边上的炀帝行宫,当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一派富丽堂皇风采。如今则已经荒废颓败,只剩下断垣残壁供人凭吊,无限春色与荒凉破败对照映衬,可见人世沧桑,历史无情。三、四两句以隋堤柳色来抒写感慨。柳絮春风,飘荡如雪,本是令人心情骀荡的美好春光,但眼前这汴河堤柳,却绾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非但不能使人怡情悦目,反而让人徒增感慨。那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又成了隋代豪华消逝的象征,轻轻杨花负载了沉重的历史感慨。

四、托物言志。韩愈的《晚春》即景运思,托花说志,饱含哲理,别具情趣。“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关于此诗“杨花”喻意,向来有不同理解:一是杨花无才说。草木留春,争芳吐艳,万紫千红,溢彩流光;杨花榆荚,乏色少香,因风起舞,来凑热闹。前者喻才华横溢,光彩照人;后者指才疏学浅,不自量力。两相对比,杨花的无才无思无能格外显明。二是杨花争春说。尽管花草树木万紫千红,争奇斗艳,令人满目生辉,可是“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扬长避短,争鸣争放,为“晚春”争光添彩,这份朴拙和勇敢,这份执着和竞争不也让人肃然起敬吗?三是杨花有为说。比照诗人的人生经历可知,韩愈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派的开山人物,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除了自己在群芳斗艳的元和诗坛独树一帜之外,还极力称扬当时不为人重视的孟郊、贾岛,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诗风也是当时诗坛别调,不也属于“杨花榆荚”之列吗?诗人是以此鼓励大胆创造、杰出有为的后生。以上诸说,均是以花言志、借花说理,充分拓展了“杨花”的意韵空间。

五、建功立业。王昌龄的《青楼曲二首》通过一个青楼少妇的眼光来见证年轻将军立功受赏的辉煌:



白马金鞍随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第一首诗描绘一支皇家大军凯旋归来的场景。白马金鞍,风尘仆仆,可见年轻将军的英俊伟岸、威风凛凛;万马奔腾,旌旗猎猎,可见皇家军队的纪律严明,行进有序。“长杨”“建章”这些金碧辉煌的字眼尽显豪华富丽风采,“武皇”出迎更见得这支军队的军容威赫、功勋卓著。第二首诗点明人物身份和关系,交待军队班师回朝缘由。原来,那位飒爽英姿的将军正是楼头少妇的丈夫,他正统率千军万马,立功回来,接受皇上的封侯晋爵。长安御道,风尘滚滚,杨花满天,充分烘托出年轻将军躇踌满志、建功立业的万丈豪情,也可看出楼头少妇夫贵妻荣、喜出望外的心态。杨花飘飞,折射出英雄美人共享因功业而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六、杨花随风飘舞,行踪不定,人们又利用这一特征来比喻无情或轻浮。杜甫有诗句“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但同时因其轻,易被沾惹的特点,往往又被认为有情。杜甫在《白丝行》中咏道:“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苏轼《水龙吟》“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说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它的愁思。

七、世俗传说杨花落水化为浮萍。苏轼《水龙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碎萍。蒋春霖《卜算子》“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清黄任《杨花》“到底不知离别苦,后身还去作浮萍。

八、古人又把柳絮沾泥不能飞扬称为“沾泥絮”,比喻不再动心。宋代朱弁《风月堂诗话》“参寥从杭州至彭城进见苏轼。一日,苏轼宴群僚,谓客曰:‘参寥虽不与此集,然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831141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