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狼爸式教育遮望眼 作文

2023-01-06 22: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别被狼爸式教育遮望眼 作文》,欢迎阅读!
望眼,作文,教育

别被狼爸式教育遮望眼 作文

日前,萧百佑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体罚。被称为“中国狼爸”。近日“狼爸”萧百佑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没想到在现场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正如前段时间华裔教授蔡美儿以“虎妈”之名名噪一时,这位国产的“狼爸”,因其棍棒教育走得更彻底,大有夺“虎妈”风头之势。正像彪悍的“虎妈”引发了中国教育一场大讨论,人们也围绕“狼爸”的“三天一顿打”争论不休。这样的争论,暴露了当下中国父母们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焦虑、茫然、急躁和功利,对现代教育缺乏根本的认知和恒定的原那么。

三天一顿打,这种早被淘汰、早被证明为的棍棒教育、体罚教育,在现代教育理念早就普及的今天,竟然还在被争论,甚至被当教育典范——许多家长甚至慕名花钱把孩子送到这位“狼爸”门下承受教育;这位“狼爸”在受到鼓励后甚至想将自己的教育方式产业化,开门办私塾。的教育方式被竞相追逐,实在是我们的教育莫大的退步。

人们为什么会被这种野蛮、、原始的教育方式所吸引,关键不在“三天一顿打”,而在“孩子进北大”——“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为“狼爸”吸引舆论关注的关键。

如果没有“孩子进北大”,谈到这种“三天一顿打”的体罚和棍棒教育,舆论和公众必会很不屑,必然会立场坚决地认为这是一种的、摧残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应被抛弃,不能随意打骂孩子。


可是,因为有了“孩子进北大”的诱惑,有了这个炫目的教育成果的遮掩,人们便是非不分了,失去了清醒的判断和理智。一俊遮百丑,在很多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能进北大,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是可以的。不是以孩子为中心,不是尊重教育的规律,而是以“教育的成果”来判断。家长为了孩子进北大,可以不择手段。 也就是说,中国当下教育的问题,并非方式和手段选择上的困惑,而是在方向上陷入了功利主义的迷思:只要进名牌大学,就是教育。不关心孩子是不是承受到完整、科学、全面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去对待,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身心的安康开展;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以进名牌大学为终极目的。教育成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高考分数,就是考大学的归宿。正因为如此,“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的“狼爸”可以毫无心理障碍、毫不顾及孩子感受地谈论“三天一顿打”。

“虎妈”的教育方式之所以受追捧,也是因为她教出了两个上名牌大学的女儿。于是,以粗暴的教育方式笑傲舆论,舆论不仅不会谴责,甚至会羡慕忌妒并追捧。

对“狼爸”的讨论,暴露了中国教育的焦虑,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一个“孩子进北大”就左右了他们的思考。

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进北大,就算是成功吗?且不说进北大的不一定是优秀的人才,他们的身心是否安康,他们有没有因“三天一顿打”而身心受伤?再说,“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也许只是个案,类似的体罚和棍棒教育可能多了去了,可有多少同样经历的孩子进了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fc66e1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