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育随笔 如何抓好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常规

2023-03-04 06:3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老师教育随笔 如何抓好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常规》,欢迎阅读!
低年级,抓好,常规,课堂,随笔

小学老师教育随笔 如何抓好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常规

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有很多事情在实施上有很多的困难,觉得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树典范,抓典型

我们都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差,尤其是课堂常规更不堪入目。因为在由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校生活一下子转为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学校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就适应,尤其是要规规矩矩的坐在坐位上40分钟对孩子来说很不简单。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上课X已打响了,你会发觉学生还没有进课堂,还沉醉在愉快的游戏中,课堂上老师刚刚说了一个问题,学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没有要举手致辞的意识,课堂非常混乱。而回头发言,随意打断老师的话,更是屡见不鲜。

面对这样的课堂应该怎么办呢?大声呵斥?严厉批判?还是讲大道理?应该对低年级的学生加强课堂常规的养成教育.低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小,对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学生头脑中没有相应的概念,相反,学生对于个人荣誉感却已有了明确的概念,老师的一句表扬或鼓舞的话,他们都会喜形于色,回到家里还会向爸爸、妈妈炫耀被老师表扬,让其他学生见了也非常地艳羡,个人荣誉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并且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很强,为学生树立典范,是行为标准训练的有效形式。依据这个特点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和鼓舞,树立典范。例如上课X已经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发觉学生还没有坐好,有的在地上乱走,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说话唱歌,这时老师如果大声批判呵斥只会吓坏学生,让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此时可以看看教室内是否有坐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看,X同学听到X,看到老师走进教室已经坐端正了,他可真是一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孩子!让我们大家都向他学习!〞短短的一句话即满足了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鲜


活的典范,明白以后上课时要向那位同学一样坐好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用典范的力量鼓舞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效果非常显著。

2、制定口号,抓课堂常规

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常规,一直是低段老师们探讨的话题。因为学生年龄较小,课堂上注意力简单分散,所以课堂教学常规就尤其重要。

生动、标准化的课堂常规也将会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课堂常规的训练需要我们老师常抓不懈,不仅要让孩子明白怎么做,还要做到班级一体化,形成自己班级独特的班级常规。这就需要我们在备好课的同时,平常还要多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从每一节课做起,一点一点的训练。

其实我觉得可以编些孩子易于接受的儿歌来渗透。别人的经验,供参考。例如上学可唱:按时上学不迟到,校服领巾穿戴好。排好路队进校门,问早问好有礼貌。〞课前可以唱上课X嘀铃响,我们赶快进课堂,学习用品放齐整,等着老师把课上。〞课中可唱:开心说,认真听,老师你来评一评〞。下课可以唱:文明休息不喊叫,教学楼内不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走,互助友爱不争吵。〞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标准和加强。

要使低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在富有童趣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纪律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一般行为标准。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催促引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9e32df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