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花秧歌基础舞步分解教程

2022-07-07 05:5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扇花秧歌基础舞步分解教程》,欢迎阅读!
秧歌,舞步,分解,基础,教程

扇花秧歌基础舞步分解教程



扇花秧歌基础舞步分解教程相关介绍

秧歌舞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纷纷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轻快上路。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这些舞蹈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众喜爱。 东北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不能扭扭捏捏缠绵无力。 东北秧歌音乐的传统乐曲十分丰富。其美学原则可用三个字加以概括,‘顺”“活”“韵”“顺”意为通顺。旋律的各种变化,乐曲的连接,调性、调式的变换都要“顺”“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兴演奏的能力,使音乐灵活多变。“韵”即韵律感及风格味


道。当地的民间乐队一般有高音唢呐2人及打击乐器若干人组成。唢呐以七寸五(指唢呐杆长)简音为a的高音唢呐最常用。 音乐以五声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六声性乐曲。六声性乐曲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变宫音si这类乐曲在六声性乐曲中占多数;另一种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清角音fa,这类乐曲在六声性乐曲中占少数。sifa两个偏音并不是经过性或辅助性的装饰音,它们出现的次数较多,位置亦相当重要,对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所以,把它们看成六声性的乐曲是必要的。七声性的乐曲仅占一小部分。 东北秧歌音乐的调式以宫调式、微调式较多,羽调式、商调式次之,角调式的乐曲较为少见。宫调式、微调式较为明亮,这两种调式较多的原因与东北秧歌音乐中很多乐曲的情绪热烈、欢快有关。此外,在同一首乐曲(曲牌)中还常出现调式交替现象,这种交替主要是在同宫系统内的交替。 由于舞蹈动作有“上装”(女角)“下装”(男角)及各种人物之间的互相对答,在音乐中亦常出现对句。东北秧歌音乐的结构比较方整,多为上下句结构或采用同一乐句反复一次的手法使其成双。对句的应用使这种均衡、对称的音乐更加生动活泼,更加亲切和更富有生活气息;并使音乐为火热、激动,从而达到渲染气氛,使舞蹈进入高潮的目的。 东北秧歌音乐的来源主要是东北地区的一些唢呐曲牌;当地民间器乐曲的片断;东北民歌和地方小调;音乐工作者新编的


乐曲。此外,它还吸收了一些“二人转”和“单鼓”的音乐 其中最常用的乐曲是杂曲(小曲、曲牌),这些乐曲一般都较短小,多为一段体。东北的民间器乐曲十分丰富,如辽宁鼓吹乐、吉林鼓吹乐各成体系,光是辽宁鼓吹乐就拥有数百首乐曲,包括牌子曲、汉吹、满曲(俗称“关里极子”)水曲(称“锣板曲”)。大牌子曲和汉吹曲结构庞大,由引子、身子和尾巴(尾巴分若干节)组成。民间艺人根据秧歌表演的需要,按不同的场面、人物和速度,常选择某些乐曲的片断为秧歌伴奏,如选用大牌子曲《一条龙》的尾巴《水龙吟》;汉吹曲《大花》尾巴的第1节《大花头节》等。民间艺人掌握的曲目愈广泛,选择某些片断为秧歌伴奏的可能性愈大,因此,掌握曲目的多少便成为衡量民间艺人技艺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曲目多的便获得“曲包子”的美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ea8e16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