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汪姓起源

2024-04-08 20:3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百家姓 汪姓起源》,欢迎阅读!
百家姓,起源,汪姓

百家姓 汪姓起源 汪姓来源 姓氏【汪】 拼音Wang 郡望平阳郡 名人汪藻汪大渊汪昂汪道涵汪士慎 胜迹缺 文献汪氏宗谱 历史汪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七在台湾排名第七十六。汪姓主要有两个起源。第一种是出自漆姓古代汪芒氏的后代。上古时期有一个巨人国称作汪芒国。大禹为天子的时候禹在会稽大会天下诸侯汪芒国国君防风氏因为晚到被杀。汪芒国的子民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就是汪芒氏。后来又把汪芒简化为汪。汪姓的第二种来源是出自姬姓。春秋时期鲁成公封自己的小儿子在汪后代就用食邑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姓汪。汪姓还有一个来源。宋代泉州有姓翁叫翁乾度的生了六个儿子让他们分别姓洪江翁方龚汪。汪姓早期在山东浙江发展南朝时迁居安徽隋初有汪姓迁居河北。唐初汪姓首次进入福建宋代进入广东广西贵州清朝康熙年间汪姓开始进入台湾。汪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泉州会稽新安漳州固始绩溪等。 姓氏源流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


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迁徙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琦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郡望堂号 【堂号】 汪氏的堂号主要有越国堂唐代汪华封越国公。 忠勤堂明代汪广泽封为忠勤伯。另外汪氏还有堂号平阳、六桂。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州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六桂。就是六桂联芳的誉称分布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闽县相当于今天的福建全省。后来改为闽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f0d9a2aaf45b307e87197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