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2022-09-11 17: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教学计划,下册,单元,语文,年级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1.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之前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系,由“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构成。“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方法。“交流平台”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梳理总结从精读课文学到的写作方法。“初试身手”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习作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结合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语文要素及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习作要求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这是习作最基本的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就是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有真意,说自己想表达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出真情实感”,也是为人真诚的体现,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既是教学生习作,也是教学生做人。

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匆匆》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前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后一篇课文侧重把情感融人具体的人、事、景物中。两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为单元习作作准备。

“交流平台”围绕写文章怎样表达真情实感展开交流。结合两篇精读课文,总结了表达真情实感的两种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初试身手”是学生对本单元写作方法的初步运用。教材提供了两个示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练写。

“习作例文”是学生习作的范例。例文《别了,语文课》写一直讨厌语文课的“我”忽然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说明了情感产生变化的缘由,抒发“我”对母语的热爱及对祖国的不舍之情。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写了“我”的母亲和毕大妈对阳光的两种用法,表达了“我”对母亲和毕大妈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两篇习作例文通过批注和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可以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单元习作是“让真情自然流露”,意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

1




体会怎样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材提供了十四个词语,分成两类不同的心情,引导学生从这些心情唤起丰富的生活体验,然后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引导学生明确表达真情实感不仅是习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阶段习作一以贯之的要求。在以往的习作中,学生无论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写人,都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本单元提出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既是对小学阶段习作要求的总结和强化,又是对学生认识的提升。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不能囿于完成一篇习作,要让学生认识到,表达真情实感不仅关乎如何习作,也关乎如何做人,从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表达真情实感的自觉意识,将表达真情实感作为今后写作表达的基本准则。

第二,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愿意并敢于表达真情实感。本次习作指导,重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对自己有影响的真人真事,把情感自然、真实地表达出来。习作的源头活水是鲜活的现实生活,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而不断有新的发现。不要人为制造压力,让学生为抒情而抒情,也不要过于追求写作的技巧,不要硬性要求学生把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提示的方法一一用到习作中。要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合宜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敢于表达,愿意表达。

第三,把握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明确习作例文的教学定位。本单元精读课文情感的抒发既真切自然,又各具特色。《匆匆》偏重于用诗性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表现出来,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那个星期天》通过孩童的视角观察世界。通过对自己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抒发情感,把情感融人到人、事、景物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了解两篇精读课文表达情感方法的异同。不要进行写作方法的抽象归纳,内容理解不宜过深、过细。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习作例文的定位,习作例文是帮助学生解决习作问题的,重在“用”,没有字词学习的要求,不必对内容过多分析,不能当成略读课文来学习。充分利用旁批和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可以根据习作的需要灵活安排,多次使用。

第四,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经验,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各板块的顺序。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回顾以往的习作,在写某个景、某个物、某件事、某个人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本单元习作教学的起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各板块的教学顺序。如,单元学习开始时,就可以先让学生预写,根据预写情况,结合精读课文、习作例文的学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3.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课文

内容 匆匆 那个星期天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习作 例文

别了, 语文 阳光的两 种用法 习作 合计



课时 2 2 4

教学要点

1. 会写1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能联系课文内容,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1.能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能选择一两个情境,运用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方法写几句话。

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8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f767606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