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

2023-04-12 03:5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学纲要》,欢迎阅读!
语言学,纲要

()小题(要看书,有的不是很全面) 1(语言)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内容)

2、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叫音质音位;把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p76

3、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词尾是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

4、组合的层次性:语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复杂,都是基本结构一层一层套起来组成的。

组合的递归性:同样的语法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同一条结构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借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P100-104)

5、形态变化的主要形式:1)附加词尾,英语中名词加“s”表示复数;2)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的内部词根的语音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如:man-men3)异根:;good-better-best4重复:以整个词或词中语素的重复而构成词的一种语法手段,如:看—看看;干净—干干净净。

6、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做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词义就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包括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和基础,附加意义是词义的边缘。

7、同义词: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同音词: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P138-144)

8、语言发展的原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语言发展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9、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10、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共同语是大题。

11、语言的谱系分类的级差:语系—语族—语支—语群。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12、共同语规范的原则:约定俗成;规范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 13、借词:也叫外来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

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来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结构方式。

14、结构规则的借用: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在语法、语音上一般要顺应借入语言的结构规则。1)如果在翻译外语词并形成借词是,遇到了借入语言所没有的音,就要用借入语言里相近的音去代替,如jeep-吉普;2)借入语言的音位和音位组合形式,如:swift—斯威夫特;3)在语法方面包括词缀的借用,虚词的借用和语法规则的借用,如:欧华句式;4)如果借词数量很大,那么被借语言的语音,语法特点也会渗入借入语言中,如侗语受汉语影响送气音发展为独立音位。(理解即可)

15、语言的融合方式: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16、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条件性、时间性、地域性。

17、语法发展中聚合规则的发展:形态的变化、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发展(看懂书上的例子) ()大题

1、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在一个结构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词的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比如“我进城”,只能一个符号接一个符号一次说出来。符号和

1


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比方说“红”和“花”两个符号可以组成“红花”和“花红”。它们在两个组合中的关系不同,整个组合的性质也不同。

聚合关系:指语言链条同一位置上具有相同作用、互相能够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自己举例子)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犹如几何中的横轴和纵轴,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2、音位归纳的原则:

1)系统原则:被归纳的音素必须属于相同的语言或方言系统中,不能跨越语言系统谈音位。2)对立原则:凡是对立分布的音素必须分开成音位。3)互补原则:凡是互补分布的音素就有可能合并成一个音位,最后能不能合并成一个音位要考虑相似原则。4)语音相似原则:既互补分布,又在发音特点上相对相似的音素肯定能合并成一个音位,发音特点不相似的音素即使互补分布还是分成不同的音位。5)互混原则:凡是互混分布的音素必须合并成一个音位。6)附加原则:包括语感原则、历史原则、经济原则、对称原则。(有需要的可以自己找点例子) 3、音位和音位变体:

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照社会功能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为了和音素相区别,一般用两条斜线表示音位,如/W/

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自由变体:指的是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如在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l

条件变体:指的是属于同一音位具有互补关系的一组音素。一个音位的条件变体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而且在语音上相似。(自己举例子,在书上p73) 4音位的区别特征:能够区别音位的发音特征,被称为音位的区别性语音特征,简称区别特征。(例子在p77

5、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例子书上都有P84-85)

同化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 异化就是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

弱化就是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弱化的音往往会进一步脱落。

6: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其中性、数、格属于体词性语法范畴,时、体、态、人称属于谓词性语法范畴。(例子在书上有) 性: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属性的一组特征 数: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一般为名词和代词所有。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现在时、将来时、过去时。

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时的方式,是动作特有的语法范畴。最常见的是进行体、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态: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 人称: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一致关系。如:they work ; he works.

7:语言的结构类型: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

A、孤立语:指这种语言中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他词的关系,它的形式也不受其他词的约束,因而具有孤立的性质。特点:1)词序严格,如我看他,他看我;2)虚词十分重要,如父亲和母亲,父亲的母亲;3)复合词多,派生词少。汉语是孤立语的一个代表。

B、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代表。特点:1)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2)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一种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词形变化表示。3)词根和词尾结合的很紧,脱离词尾这种变词语素,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例子在书上p121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117e79ed630b1c58eeb5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