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与语感培养

2022-08-09 17:1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朗读与语感培养》,欢迎阅读!
语感,朗读,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朗读与语感培养

作者:王佳丽

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6

内容摘要:究竟何为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和领悟力,简言之就是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强调:语感是社会的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1]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2]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语感的途径有很多种,朗读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关键词:朗读 语感 策略

早在古代的语文教学当中,老师就重视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语感。朗读之所以对语感的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朗读能增强语感的领悟力,即增强人们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二.朗读能培养语感的完整性,即增强人们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三.读能引发语感的情感性,即增强作品与读者情感的共鸣。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真正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呢?下面笔者将从五方面来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读通文章大意

读通的前提是读准,只有正确的读准字音,才能在分析字义、句子、文章时不失偏颇。读准、读通是培养语感的前提,所以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做到不错字、不加字、不少字。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生僻字。训练学生感知语言、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形成语感。前提是老师也应该提升这方面的语文素养,记得有一次我校汉语语法老师,她被邀请做某中学语文教师招考面试的评委,有个面试的学生硬生生将良刍(chú)议读成改良刍(zoū)议,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以后到工作岗位上,其危害不言而喻。所以老师要注意细节,注重积累,努力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 .展开想象朗读

有效的朗读,必须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写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原意,学生的想象,是激发情感的关键。通过大声的朗读,学生能迅速地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语言,把握语言。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同时在读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从语言文字中发现意境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经典小说被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时,总是很难使观众满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不同的读者根据小说内容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心中会形成不同的人物形象,所以很难使所有人满意。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67eed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