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2024-02-11 06:1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欢迎阅读!
中班,咕咚,教案,反思,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听故事,同学能够了解小羊咕咚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如洗手、午睡、玩耍等。

2. 同学能够认得咕咚和其他动物伙伴,激发他们的古怪心和爱好。

3. 通过课堂讨论,同学能够发觉幼儿园的好习惯和注意事项,如洗手、午睡等,并从本身的角度提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1. 老师用儿歌《乖乖牌》引入课堂,提示同学需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定,注意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2. 听故事《咕咚来了》

老师播放故事动画,让同学跟着故事情节一起了解小羊咕咚在幼儿园的生活,关注他和动物伙伴们的互动。故事叙述了在幼儿园的一天,咕咚洗手、午睡、玩耍等生活场景,引导同学去认得和理解这些场景的紧要性。

3. 课堂讨论

老师引导同学回顾并总结咕咚的一天,让同学谈谈本身在幼儿园的经过和感受。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例如:“咕咚为什么要洗手?”“大家平常有注意保持环境乾净吗?”等等,以此引导同学讨论有关幼儿园规定和好习惯的话题,并且从中学习,并认得到保持幼儿园乾净卫生的紧要性。

4. 手工制作


老师分发相关材料,并引导同学用颜色纸、洗手液瓶子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制作方法为制作一组装置,用以提示大家洗手的紧要性。让同学动手实践,感受提倡洗手的好习惯。

三、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纳了多种教育方式,如儿歌、故事、手工等,多种形式激发同学的爱好和古怪心。在听故事的环节,同学的注意力保持较好,他们听到了小羊咕咚和其他动物伙伴的生活经过,会幼儿园的好习惯和注意事项。听完故事后,通过课堂讨论,让大家回顾并理解重要内容,加强了同学的合作、交流和抒发的本领。在手工制作环节,同学体验了提倡洗手的好习惯,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肯定的动手本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觉当同学制作手工不是很成功的时候会有些灰心,需要老师的耐性引导和激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当更加注意孩子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互动中提升自信念和独立思考本领。此外,在教学前我们应当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准备好材料和工具,让教学更为顺畅和流畅。

总之,本堂课旨在通过听故事、课堂讨论及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园的同学了解和认得咕咚等动物伙伴,学习和把握好习惯和注意事项。虽然课后也要从同学的自身体验和反馈中整理得失,但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只有在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幼儿园同学的制造本领,为他们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9273d2f6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