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特别保护对策研究

2022-07-03 22:4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特别保护对策研究》,欢迎阅读!
消费者权益,对策,老年,特别,保护

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特别保护对策研究

作者:谢春丽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11



谢春丽 中国人民银行郴州市中心支行

摘要:近年来,随着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的普及,“扫一扫”“刷一刷”等付款方式成为生活常态,一些基本公共服务如医疗、出行、水电煤气等缴费,也逐渐由原本的“面对面”线下支付逐渐转变为线上支付办理,更有甚者,直接取消了现场服务和现金缴费窗口。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向老年人群体聚集,也刺激着老年金融消费者群体的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然而,老年金融消费者往往在信息获取和心理学等范畴处于劣势,常常面临金融诈骗、金融排斥和金融风险等问题,如何对老年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殊进行保护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老年金融消费者;金融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我国老年金融消费者参与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老年金融消费者遭遇“数字鸿沟”窘境

老年金融消费者,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因理解能力弱、适应性慢、接受度低,较难灵活掌握各类智能产品与服务。另外,老年金融消费者大多缺乏金融知识,对线上软件的操作比较陌生,面对数字金融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心理。去年,一段“湖北广水94岁高龄老人在银行柜机前被抱着办理业务”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老人被家人抱起后趴在柜机上,膝盖弯曲;随后双手抓着柜机,艰难完成人脸识别。发生在湖北宜昌一段“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老人独自一人冒雨来到医保缴纳处办理医保缴纳,不料却被工作人员明令拒绝:“这里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老人被拒收现金,却又不知道如何在线支付,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两个视频都体现出数字鸿沟拉大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差距。

()老年金融消费者易面临“金融诈骗”等风险

近年来,“投资理财”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许多老年金融消费者觉得银行存款利率太低了,很难跑赢通货膨胀率,想将养老钱进行投资希望增值,但老年金融消费者大多理财能力偏低,金融风险意识不强,很难分辨理财产品真假和潜在风险的高低,很容易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实际生活中打着非法集资的名头进行“投资理财”的案例频发,涉老非法集资形式多样,问题也愈发严重,许多老年金融消费者遭遇金融诈骗,防不胜防。集资诈骗的不法份子以投资养老产品为口号吸引老年金融消费者加盟,惯用小恩小惠骗取老人家们的好感,通过搞活动、赠送小礼品等,抓住老年金融消费者群贪图便宜、辨别能力弱的特点,打着“以低投资获得高利息或高回报”的幌子,把销售流程套路化,一步步引诱老年金融消费者投资理财、投资股权等。

()多因素导致金融排斥的社会问题

我国老年金融消费群体往往出生于新中国诞生前后时间段,其认知水平、信息接收能力和辨别能力、现处经济水平等因素一定程度上会遭到金融市场活动的社会排斥。牛津大学阿特金森教授曾提出,社会排斥不仅包括来自劳动力市场的排斥,还包括经济向度和社会交流向度等七个向度的排斥。比如在储蓄和养老保险方面,老年金融消费者容易遭到市场排斥。金融机构往往倾向于向年轻的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提升产品售出的效率,也可减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ac282c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