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教案

2022-07-20 13:0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教案》,欢迎阅读!
巴金,尔克,教案,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教案

思考题:

1、文章中的“灯光”分为三种,有哪三种?每一种有什么样的象征意蕴?

2作者对长宜子孙四字是如何剖析的?文章由此而展示出两种对立的人生道路是什么?

一、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选自散文集《龙··狗》。这篇文章写于19413月,原载1941419日重庆《新蜀报》副刊《蜀道》,最初收入散文集《龙··狗》,后收入《巴金文集》第十卷。

二、作品分析

1、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抒写了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述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青生命、年青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且由18年后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清醒认识。而,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是和旧家庭决裂,年青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 2、层次段落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第1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

主要写作者回到阔别了18年的故居,在门外徘徊时的所思、所感。作者怀着亲切的心情在故居门外徘徊,当他看到大门内长宜子孙四个字,原样的嵌在那里时,一下了触动了他的情怀,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于是展开了对18年前的往事的回忆。这里的长宜子孙有引领全篇的作用。故居的大门内闪亮了昏暗的灯光,然而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当他再看那微弱的一线光时,猛然联想到哈立希岛上的灯光。由此引出欧洲关于爱尔克姐弟的传说。接着,文章自然过度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从第5自然段到第9自然段

通过写对被旧制度吞噬了姐姐的深切怀念。指出:生活在这个旧家庭的子孙,只能是寂寞的活着,寂寞的死去,是不必要的浪费。封建礼教、封建家庭,这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不知残害了多少像姐姐这些年青而又善良的人。他的笔开掘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吞噬妇女、吞噬青年,有多少人的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都被噬食了。

第三部分,从第10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

作者在这里度过了五十个傍晚,寻觅着人生的道路。批判长宜子孙对子孙们的毒害。并指出:爱尔克的灯光是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巴金讲得好: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很清楚,一个富裕的封建家庭,即使有万贯家产,也并不能拯救其中一代又一代青年没落的命运。因为生活在这种富家的子孙没有生活技能,找不到正确的生活道路。即使是这种家庭中的那些有理想、有善良气质的年青人,如果光靠祖传的财富生活,没有自食其立的能力,那他们的才智也就被毁灭了。作者以一个反判者的

1 3


姿态批判它,并绝然表示: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与旧家庭彻底绝裂,到广大的世界中去,走自己的新路。 第四部分,从第13自然段至文章的结束。

写作者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在心灵的灯的指引下,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在个春天的早晨,作者在亲友的送行中,离开自己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的家,奔向广大的世界。当然,离开生养自己的家,免不了留恋、惆怅之情,是作者心灵的灯指引着他走向新的道路、走向光明的使他战胜了离愁,坚定的投身到广大世界中去的不可动摇的信心。

3理解长宜子孙四字的含义和作品对它的剖析、分析文章由此而展示出两种对立的人生道路

本文是巴金在探访故居后写的。1941年,他回到阔别十八年的旧家,可故居已数易其主,当时的主人是国民党的一个保安处长。巴金在故居门外思绪联翩,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思索。

“长宜子孙”是封建家长对自己家庭的一种要求与期许,希望自己建立起的家业,包括封建家庭的伦理、礼仪以及财富能被妥善继承,并使儿孙们在自己创立的厚实基业中,安享富足、舒适的生活。同时,这也是封建家庭为自己及儿孙设定的一种人生道路。

但巴金对这四个字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认识,在文章中,他通过姐姐的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囚禁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心灵,摧残了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清醒地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享乐上面。”作者从理想和感情上彻底否定了这一条“长宜子孙”的道路,并且高兴于自己走上了冲破封建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道路,认为这才是一条光明之路。 实际上,文章展示了两条人生道路。

一条道路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儿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冀为子孙谋求舒适与幸福,实质却葬送了许多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善良人的心灵,使许多人走着憔悴的捱着日子的人生道路。又一条道路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作者明确否定了旧家庭祖辈们为儿孙投计安排的人生道路,并庆兴自己走出了小天地,更坚定的走向广大世界,探求新的人生道路。

4.对姐姐悲剧的回忆与作品主旨的关系。

作者对姐姐悲剧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文章的例证和结论的关系。姐姐是个善良年青的女性,本该有长久的幸福,然而她却悲惨的、早逝,甚至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的这种回忆暴露旧家庭、旧礼教催惨青春和生命的罪恶,并以这活生生的事实从反面催人猛醒:应冲出狭小的,去追求别样的人生。

三、写作特色

1《爱尔克的灯光》中灯光所包含的复杂象征意蕴及其艺术作用。

象征意蕴文章中多次出现“灯光”,而“灯光”又分三种。

2 3


第一种灯光:是出现在旧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此灯光“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这灯光代表了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家,象征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

第二种灯光:是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因此这灯光是照路的灯,希望的灯,又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他在文中讲述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了姐弟之情,又使它来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

第三种灯光:是“我心中的灯”,这灯光是在作者走向广大世界的前进路上展现的,象征着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艺术作用灯光使文章充满诗意,使丰富的思想感情得到生动形象的表现。灯光还成为本文的线索,文章中,以灯光贯穿始终,把不同地点、时间的生活材料有机串联在一起,最后则以心灵的灯光作结,体现了作者思想和感情的推进和深化。

2.以灯光作为统贯全文的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

本文以灯光为题,还以灯光为线索贯彻全文。文章开端处作者站在旧居门前,这旧家庭曾给巴金以痛苦、失望,混合着眼前微弱的灯光,使作者联想起有悲剧意味的爱尔克的灯光。随之,爱尔克的灯光又引起作者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想起当年的姐弟之情,以及姐姐的悲惨遭遇,更清楚地认识到这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于是,联系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展开对封建家庭的批判。从而作者的心灵之灯点亮了,他指明了年青人应该走的人生道路。

作者一方面以灯光作抒情线索连缀全文,一方面通过灯光突出并联系文章中批判长宜子孙的主要内容,使作者思绪以情感的推进显得更有层次。微弱的灯光映照了旧居的败落,随后又通过爱尔克的灯光过渡到旧家庭的揭露与控诉,并指出其败落的必然性,而这些又从反面给人以教育,促使人们认清应走的人生道路。这正是全文的内在涵义与逻辑。 3.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怀着浓烈的感,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为一炉。抒情,情随景迁;叙事,按时间顺序推移;议论,精深透彻,富于哲理。

如文章开头,与叙事中包含着深情,情由景生。故地重游,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亲人的怀念。这里,作者自然地将叙事、抒情熔为一体。又如文章的后面,长宜子孙的议论充满了批判的感情,这感情随着议论而加深,作者情不自禁的呼喊:长宜子孙,我恨不能消去这四个字!。这里,作者又将议论、叙事、抒情熔为一炉,使文章充满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3、理解心灵的灯光的含义。

作者谈及心灵的灯光已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那灯光只是作者的感觉,是他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的欣慰与追求光明、理想的信念,并且,作者认为这一心灵的灯光,将永远给我指示着我应该走的路。应该说心灵的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心灵的灯是作者心目中认定的人生道路,是他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b6f1dc67ec102de3bd89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