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剑”与“酒”的意象分析

2022-08-02 12: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诗歌中“剑”与“酒”的意象分析》,欢迎阅读!
意象,李白,诗歌,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作者:彭程

来源:《大观》2015年第01

摘要:作为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李白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品风格飘渺、任意东西、放荡不羁,其个人亦被称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中,是常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其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本文就从两个意象入手,简要分析其在李白诗歌中的内涵。 关键词:剑;;意象;浪漫主义 一、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一)是李白功业梦想的寄托

纵观李白的生平,他没有走一般读书人的仕途之路——科举取士,而是想要走一条终南捷径,但即便如此,它的一生也是颇不如意的。表面上过着翰林学士的潇洒,但自己的抱负却始终不能实现,等到赐金还山后,更加郁郁不得志。而剑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征,是国之神器,上层贵族莫不佩剑。《入朝曲》: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赠郭将军》: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冠剑朝凤阙,楼船侍龙池。《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因而剑代表着一种上层人的生活。同时,剑是凶器,是杀敌报国的利器,是建功立业的兵器。在李白的诗歌中,的意象出现了很多次。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犹有103次之多,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可见,李白是多么地钟情于剑了。李白生活的唐代,正处于国威远扬、万方臣服的盛世。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一直贯穿于李白的一生,也深深地浸透于他诗歌的剑意象之中。

(二)是李白自由个性的外放

李白自小爱剑,少年出川的时候,更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加之唐朝有佩剑的习惯,因此诗人常常是剑不离身,剑成了他的知音和伙伴。年轻时的他锦带横龙泉(《留别广陵诸公》),年老时边尘染衣剑,白日凋华发。剑陪伴了诗人一生,也表现了诗人一生自由放荡的性格。李白的剑里寄予着他对自由的渴望,诗人专门描写宝剑的诗歌只有一首《古风》: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从铸剑过程来看,剑由高温销融的铁水中铸造而成,就像一条灵活的蛇从水中游弋而出,轻盈而充满动感,这无疑与我们酷爱自由的诗人会发生某种心灵上的契合。而且,剑术的神秘莫测、变幻无穷更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0d71d9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