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2022-07-24 22:1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欢迎阅读!
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黄大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05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好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鉴于此,近几年来对于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可以讲是方兴未艾。但是,对于古典诗词的教法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平读、乏味的诠释与条分缕析,仍然是当今古典诗词教学的普遍方式。这种教法,把一首完美和谐的诗词分析得七零八碎,直接破坏了作品原有的艺术魅力,也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为此,笔者对古诗词的教学做了一些初步的改革尝试,恳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新旧联系,相互映衬

优秀的诗篇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感人的艺术魅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了使学生掌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受到作品艺术的熏陶,除了作一般的简单分析外,还巧妙地运用新旧联系,相互映衬的方法,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活跃情趣外,还渲染了气氛。例如,在讲解分析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讲前要学生回忆小学时学过的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说明这是他临终时的作品,作者在临终前所想的不是自己、子女,而是国家,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陆游一生写出了很多感情激昂,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诗篇,从而使学生了解作者是一位至死不忘恢复神州的爱国者,从而产生对作者崇敬的心情,然后转入本篇的讲解。诗人当时已是六十八岁,年老体衰,但不自悲,仍日夜思念戍守边疆,抗击敌人,收复失地,在十一月四日的风雨之夜,他在夜深之时听到风雨之声,触景生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诗人僵卧孤村还想着为国戍轮台,还没有忘记铁马冰涧的战斗生活,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通过新旧联系,相互映衬,使学生懂得了诗人是一位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者,加深了对作品思想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整篇作品中运用,也可以在分析题中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对诗题的理解。如在讲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对元二的理解,元二的元是姓,是指在兄弟中排第二,故称元二,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作品中,在哪篇有这种称呼法,通过提示,学生很快地说出李白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崔九元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171789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