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名著导读

2022-03-25 00:4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名著导读》,欢迎阅读!
下册,人教,导读,名著,语文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名著导读1

《骆驼祥子》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语言艺术家” 二、作品内容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去父母和几亩薄田之后,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努力劳动,获得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择了拉洋车。他的选择依然没有摆脱他的农民的思想。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他的梦想是能够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愿望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祥子的失败,他最后都未能实现拥有一辆车的梦想。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摧毁后的精神堕落。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最后变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他们这些底层人民的压迫。小说并没有回避祥子与虎妞之间的本能欲望与一点点相互依恋之情,但同时也深刻地描写到,即使是男女之情,也同样建基于金钱利益关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终把钱拿在自己手上,“钱在自己的手中,势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与祥子的结合,无疑加剧了祥子的悲剧。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的《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三、人物形象

1. 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末路鬼。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被抢去。理想第一次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2. 虎妞:管理车厂工人,大胆追求祥子,大胆泼辣而又很有心计。

虎妞是个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务,将人和车场管理得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早早地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她还是骗得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结局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


3. 刘四爷:残忍霸道、自私自利、阴险狡猾。

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遂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时已为时过晚,当祥子将他赶下车,一个人久久地立在那儿的时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独,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 四、艺术特色

1. 悲剧色彩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小说中不仅祥子,还有专横跋扈的刘四爷、骄奢泼辣的虎妞、善良坚强的小福子、孤苦的小马祖孙等,都在逐渐走向绝望的境地。这一个个人物的悲剧,构成一个社会性的大悲剧。

2. 《骆驼祥子》的语言独具特色。作者运用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北京口语方言,传神地刻画出北平下层社会人民的言谈举止。作者还用朴实自然的笔触描写了北平的自然风貌和京腔京韵的古都风情,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市井气息。

3. 作品的另一特点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深入的刻画。祥子沉默寡言,作者就用了大幅的心理描写展示他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变化过程。作者凭着对北平下层社会的了解和对小人物的熟悉,运用纯朴的语言,把下层社会民众的心理刻画得生动形象、十分逼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198e9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