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教案

2023-02-19 06:0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雨打芭蕉》教案》,欢迎阅读!
芭蕉,教案

《雨打芭蕉》

乐曲分析: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中早期的优秀曲目之一,《雨打芭蕉》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一连串分裂的短句,顿挫的节奏,犹如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芭蕉,使人联想到芭蕉婆娑起舞之态,更使人想象到芭蕉丰收之后人们的欣喜之情。因此,乐曲所表现的意境极富南国之情。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体验《雨打芭蕉》的音乐情绪,听辨广东音乐中的主要乐器,初步认识这种音乐体裁的音乐风格。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歌。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雨打芭蕉》

3、能够喜欢演唱高山族和黎族民歌,喜欢聆听广东音乐,并对与其相关的音乐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欣赏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教学难点:

能对《雨打芭蕉》这种风格的音乐有所理解。

教学过程:

一、音乐分段

1)第一部分由三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演奏得连贯而流畅,表现了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

2)第二部分的音乐是展开性的。其句幅短小,气息紧凑,节奏活跃,以不规则的连续不断的垛句组成。它与第一部分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轻盈的顿音和旋律的切分进行,表现出运动着的落雨变化,更表现出人们观赏落雨、喜看芭蕉丰收时的活泼、轻快心情。 3)第三部分的旋律在围绕“商”音(Re)旋转后,形成一个简短的结束部分,它似宫音结束全曲。

二、《雨打芭蕉》介绍

1《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中早期的优秀曲目之一。乐谱初见于1917(也有人说约于1920年以前或1921)左右丘鹤俦编著的《弦歌必读》此曲最早由广东音乐名家吕一带。目前,不仅在全国广为流传,在海外华侨中也有很大影响。 三、广东音乐介绍

广东音乐的前身主要是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成为独立的器乐乐种。广东音乐在独奏时多用琵琶或扬琴。在合奏时有两种基本编制。其一称作“五架头”或“硬弓组合”。它使用的乐器包括二弦、提琴(近似板胡的一种民间乐器)、三弦、月琴、


横箫(即笛子)五件乐器。其二称作“新五架头”或“软弓组合”。它使用的乐器包括高胡、扬琴、秦琴、椰胡、洞箫五件乐器。这后一种组合以高胡和扬琴为主,具有鲜明的特色,因而流传颇为广泛。20世纪50年代后,又在新五架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乐器。如:中胡、大阮、低音提琴等。因此,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广东音乐的旋律,一般以流畅、自然、活跃为主要特点。旋律进行中,常用一定的惯用音型进行装饰。如:“冒头”(在一句之前起引导和连接作用的装饰音群)“迭尾”(把句尾长音加以变化,不使单音拖得太长)等。广东音乐的传统曲目有:《旱天雷》《连环扣》《赛龙夺锦》《平湖秋月》《鸟投林》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1fba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