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普报小学数学慢阅读三年级

2022-03-21 18:45: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年科普报小学数学慢阅读三年级》,欢迎阅读!
科普,年级,少年,数学,小学

小学数学阅读:问题、实践与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的理性回归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数学阅读的价值取向是数学阅读的归宿,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实践中,应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数学阅读的起点。同时,以“多种策略提高解读教材能力、掌握方法提高审题能力”的数学阅读教学策略为主线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小学生数学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原因剖析

1.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不足

学习数学时,人们大多也仅仅关注解题的对错,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对数学文化的感受,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也往往只是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 2.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不高

1)学生阅读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薄弱的

在阅读过程中,读不出要点,那些干扰阅读的因素阻碍了学生的理解。 2)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是缺乏的

学生习惯了从框架的题型中运用公式去解决,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提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3.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小学生缺乏阅读相关的数学材料的意识与能力,对数学阅读的必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还没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低下,依赖性太强。 二、对策与实践

1.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兴趣是数学阅读的起点。 1)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

要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首先要把数学阅读带进课堂,让学生爱读数学书籍。日常学习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教科书。教科书虽然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但学生一般不会特别感兴趣。课外读物就不同了,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喜欢,这样既可以扩大孩子的数学知识面,感受到数学的丰富、有趣,又能使孩子爱屋及乌,对数学书籍产生亲近感。 2)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①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数学史料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内容介绍相关数学史料,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原始社会石器与陶器的几何形状和图案介绍,了解原始人对简单形状与图案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图形。又如田忌赛马就是数学对策问题在生活中的一次具体运用。教学时适时介绍一下古代军事家灵活运用数学,运筹帏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能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数学思维拓展课中推荐数学书籍

实践证明,在学习新知之前,以数学故事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3)课外讲座,拓展数学阅读兴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3d12d2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