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的成功做法

2022-03-22 05:45: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欢迎阅读!
几何,图形,做法,领域,成功

精品

我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的成功做法 滕州市姜屯镇武所屯小学 李峰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空间与图形”作为其中一个学习领域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标准》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但受小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制约,小学数学何教学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及困惑。如何让学生学会这类知识,下面我谈谈我在几何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任何一个几何形体的概念,对于儿童而言,都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因而,如何让孩子理解这些抽象的几何概念,如何建立这些图形的特征就成了几何教学的一大难点。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已经体现出了这样的想法,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物体和图形”时,示了很多儿童在生活中物品,从这些常见的物品中寻找它们共同的特点,从而发现图形的特征,在脑海中建立模型。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课前安排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实物,在认识图形时,先让学生从熟悉的实物中观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概括出特征。

二、注重儿童的直观感受

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空间观念的建立是在大量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请学生带来一些物体,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直观的发现并感受到图形的特征,并最终在脑海中建立图形的模型。在随后的活动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请小朋友在盒子中选好图形,通过叙述图形的特征,让其他学生来猜是什么图形,猜对了就将图形送给他。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游戏很乐于参加,教学效果也很好。这样的设计,正好和新授课上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反,如果没有在新授课上大量丰富的直观认识,是无法进行游戏的。

三、注重观察中的交流

在几何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就是观察,而观察中的交流则是帮助学生从感性的直观认识发展到初步的理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这里的交流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还有师班交流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合使用的时候。我在教学

.


精品

“认识物体和图形”中认识长方体时,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实物,小组合作,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小组交流说说这些物体的相同之处。这一步的小组交流是让孩子们将图形基本特征的模糊认识口头与同伴叙述,并在叙述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始形成对图形基本特征的一些理性认识。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采用了师生交流的方式,即老师与若干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其他学生则在一旁聆听,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开始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图形的基本特征。在得出图形的所有特征后,我采用了师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集体说出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逐个板书,既对图形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认识。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24d5d23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