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022-10-22 08: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欢迎阅读!
金陵,桂枝,统编,怀古,古诗词

《桂枝香•金陵怀古》说课稿

一、 教材解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选自统教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 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全 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 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二、 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积累诵 读方法,提升鉴赏能力。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落实“读”,通过多样化的“读”, 提升对诗歌“美”的感悟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 2. 3. 4.

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体会词的诵读要领。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欣赏诗文中呈现的壮丽画卷。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

心。体会诗人蕴含于词中的深沉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观念,这正是一脉相 传的中国精神,红色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 难点是: 教学重点:

1. 2.

理解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欣赏诗文中呈现的壮丽画卷。 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安石个政高瞻对国命运,通 设置情景,让同样伟大的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与之对话,传承红色爱国精神。

五、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以积累体验情境。




2. 问题探究法

在赏读研读环节,设置精简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诗文的发掘感悟。

3. 活动教学法

在拓读环节中安排“朋友圈评论”活动,展示学生的诗词积累功底,激发学生的表达 欲望。

六、教学设计

(一)导读认识一位伟大的诗人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会通过名家对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高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再对作者 进行简单回顾,以及写作背景介绍,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二) 诵读感受一段雄壮的旋律

1 .教师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注意轻重、节奏与韵脚。 2.学生旁若无人,放声诵读,读准字音,读通文意,读出自己的体会。

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读出音韵之美,把握词的情感基调,就能顺利进入赏读 研读环节。

(三) 赏读欣赏一幅壮丽的画卷

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多种手法,勾勒了一幅壮丽的金陵晚秋图。登临送目, 王安石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抓住鲜明的意象,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展开联想和想象,构筑 不尽相同的金陵晚秋图,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现和提升。

小结: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虚实结 合等手法(手法),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星河、白鹭等景 物(意象)的描绘,描绘了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景 象),勾勒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为下片抒情做了铺垫

(四) 研读体悟一种济世的情怀

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情感深沉,王安 石叹些什么?你叹些什么?

小结: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能感慨朝代兴亡,但王安石却在本词中表 现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居安思危,非常希望宋朝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0ab43e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