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3-04-16 15:0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欢迎阅读!
统编,古诗词,诵读,上册,必修

《静女》教学设计

【教学切入点】

《静女》

从题材切入。古人有“无郎无姊不成歌”的说法,爱情题材在古今民歌中是经常见的。自然,描写爱 情题材的诗在《诗经》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收集在国风中,如初中学过的《关雎》《兼葭》。让学 生背诵这两首诗,既使新旧知识有机衔接营造了浓浓的诗歌学习气氛,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本 诗的思想内容,进而鉴赏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体会他们之间淳朴而真挚的爱情。

从想象情景切入。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在扫除阅读障碍、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描述 出男女青年见面时的情景。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二题,分别将此诗改写成情景剧、小故事、白话诗和歌词, 既深入理解了诗歌的内涵,又进行了练笔。

【教学目标】

一、领会《静女》所表达的淳朴而真挚的爱情 二、反复诵读,理解《静女》朴实自然的风格。

三、掌握课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这首诗有许多字词比拟生僻,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要让学生结合注释,进行充分预习,疏通字词 和文意。

《诗经》中的诗对学生而言可能比拟难理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上好课的关键。 《静女》一诗可以围绕改写来设计教学过程,如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现 代诗、小故事、情景剧、歌词等. 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诗歌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静女》

活动一:《静女》诗歌主旨及欣赏


《静女》一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认为是挖苦时政之作,《静女》剌时也。卫君 无道,夫人无德”。朱熹认为是淫奔期会之诗后人研究大多数认为是写青年男女约会之作。我们认为后者 更符合诗的本意。诗歌以男子口吻写出了他们约会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热烈痴情、淳朴憨厚的男子 和一个美丽活泼、伶俐俏皮的女子形象,歌颂了他们之间淳朴而真挚的爱情。整首诗充满了愉快而幽默的 生活情趣,是对少男少女爱情生活非常自然且富于诗意的表现。

本诗是一首东周时期产生于却地(在今河南汤阴南)的民歌。全诗共三章十二句。首章“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是说一位娴雅美丽的姑娘在城角幽僻处等我前往约会。“静女其姝”表现了男子对女子的 赞美,同时流露出十分倾慕的感情。男子如约而至,却不见女子的身影,“爱而不见,搔首踢踢”写女子 见男子来后,故意躲藏起来,这可急坏了那个满怀欣喜赶来约会的男子,他心急如焚,焦急纳闷:姑娘是 因为羞怯腼腆,还是心生娇怨,抑或是故意试探意中人? “爱而不见”留给我们太多的悬想。但正是这种 别具新意地躲藏,描绘出姑娘淘气有趣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明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搔首知 蹦”描绘出男子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神态,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 对姑娘的深挚情意和迷恋程度。这两个细节描写平实如话,却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景, 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不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女子 底长得什么样,为什么藏了起来等,都可以尽情驰骋联想和想象,不 断去补充、丰富、创新,从而加深理解,到达诗歌欣赏的真正目的。

第二章写女子赠送信物给男子。女子不忍让男子久等,终于露面了,先送给男子,问他是否喜欢,男 子连声赞叹,“彤管有炜,说怪女美”,意思是彤管光彩鲜艳,让我爱不释手。信物很简单,但情深意重, 颇能昭示人物美好的心灵,“说怪女美” 一句话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之草,又指赠草之人;与其说是赞 美小草,莫假设说是赞美女子。男女相爱,情系“彤管”,不见金银,不问出身,足见他们真心相爱。读到 此,我们不能不感动于这清新淳朴的爱情,不能不感动于这简单真诚的胸怀。第三章接着写姑娘把从野外 采来的黄草送给男子,男子更加高兴地称赞道“洵美且异”,意思是确实美丽的不同寻常黄草是极其普通 的,但由于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送给男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片深情,因而,它已不是一•般的黄草, 而成为男子心中的珍品。正因如此,男子最后坦率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意思是不是黄草真 的美啊,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这是借物咏人,爱人及物,男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对姑娘的赞美, 表达的是男子对女子的真挚恋情,别具真率淳朴之美。二、三两章写女子对爱情十分积极主动甚至是大胆 热烈,表现出她对生活寄予了强烈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这两章还将男子欣喜假设狂语带双关表达爱意的情 态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全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不仅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还在一定程度上 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对于《静女》的章节关系,也有不同理解。一种认为这三章是顺叙关系,即按照故事发生的客观顺序 来安排的。第一章写女子约男子相见,却躲了起来,急得男子抓耳挠腮,不断徘徊。第二章写女子终于出 现,还送给男子铜管,男子大加赞赏了一番。第三章写女子送男子另外一件礼物一一黄草,男子同样又赞 美了一番,并袒露真正的心迹。二、三章可看作是故事的结果,上述对诗歌的分析就是持此种理解。第二 种理解认为本诗是一首回忆之作,三章是倒叙关系。即第二、三章的事发生在第一章之前,写男子在等待 中回忆女子是如此的漂亮及两次送给男子礼物的情景。第三种理解认为三章主要关系是顺叙关系,内部还 有倒叙关系。即第一、三章是顺叙关系,写男子和女子在城墙的角楼上相见后去郊外散步,女子亲自采了 黄草给男子,第一、二章是倒叙关系,写男子在徘徊时回忆女子送他彤管时的情景。这三种理解都可自圆 其说,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看哪种理解更合理。

活动二:《静女》的艺术特色

在古今情诗中,《静女》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不仅思想内容是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主要表现 在: 1.朴实、清新、自然的民歌风格

这是一首民间的情歌,具有朴实自然的风格。第一,真实地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表现出乐观、 健康的基调。生活在两三千年前的我国黄河流域的北方人民,有着朴实豪爽的性格、对爱情的表达也朴实 华、直率大胆,绝不矫揉造作、忸怩作态,表现出劳动人民淳朴的本色。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得生动传 神,无论是毫不掩饰的“搔首朗踢”的焦急和烦躁,还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由衷赞美,无不惟 妙惟肖,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土情调。第二,语言简练朴素,不事雕琢。 本诗人物性格鲜明,情节也富有戏剧性,但诗人却使用了极其简练、浅显的语言,极为生动、传神地表达 出这些内容,实在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207517e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