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2022-09-29 15:1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欢迎阅读!
统编,古诗词,诵读,上册,必修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含蓄隽永的语言。 2.品析意象,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及意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了解诗歌中“对写法”的技艺及效果。 【教学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赏析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自古多情伤离别”对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叹之。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子思妇,战争流离……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进“涉江采芙蓉”去感知不一样的离愁别绪。 二、整体感知

集体朗读:集体诵读诗歌,让我们初步感知这首诗歌,注意诗歌停顿节奏。

(朗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通常为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三、鉴赏品味 1.初识芙蓉

提问:看题目《涉江采芙蓉》———芙蓉是什么?可不可以说说它其他的名字吗?它也许叫……?

(提示:在离骚里学过“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课下注释为“莲花”,也称为荷花)

芙蓉本是荷花的别称。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2.细品诗句,感知对写法

提问:采芙蓉者谁?欲遗谁?还顾望旧乡者谁? 采芙蓉者谁?

【采芙蓉者为女子】

问:从哪里看得出来,采芙蓉者为女子?欲遗谁?

明确:“所思在远道”,男子在外。女子采芙蓉是为了送给远在异乡的心上人。“芙蓉”与“夫容”谐音,“采芙蓉”:有着思念心上人的寓意。采莲喻男女情爱的诗歌俯拾即是,大多描写的是年轻女子借采莲表达情愫。 【采莲者为男子】

明确:男子身在异乡,看到“兰泽多芳草”,竟然起了鲜花赠心上人的念头。“兰泽如此多的芳草”男子为何独独选择采芙蓉?女子经常被形容成“出水芙蓉”般的美,白居易的《长


恨歌》中也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诗句。芳草也可代指女子。“芙蓉”谐音“妇容”。 叶嘉莹先生在赏析《古诗十九首》时,也曾经说过: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悬念,要悲哀。我想:这首诗歌告诉我们的是:生离比死别更悲哀。 (板书:画两颗心,“忧伤”是两颗心重合的部分),这个声音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 诗歌举例:《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3.再品芙蓉

《古诗十九首》创作于东汉末年大黑暗、大动荡、大转折时代。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别离)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漂泊)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忧虑)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冉冉孤生竹》(等待) 提问:在这样一个大黑暗、大动荡、大转折的时代,《古诗十九首》十九首诗,同一首歌,唱出的是我们生命中最深沉的痛,唱出了最深层的无奈。“人不怕睡,人怕醒”这是我们民族的觉醒期的歌唱。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魏晋时代,向外发现了山水,向内发 现了自己的深情。那么联系一下背景,再读《涉江采芙蓉》你又读出了怎样的深意呢? 明确:清清的江水缓缓流淌,兰花盛开的水泽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冰冷的江水中,江水轻轻地划过她的肌肤,在那样的乱世之间,是否她也在寻找心灵的净土,采撷心灵的芙蓉,像屈原一样追求一份高洁与宁静? 4.对比品析

体会《涉江采芙蓉》和《上邪》情感表达上的区别。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明确:冷与热 浓与淡 盛装与素颜

一朵是清丽的白莲,一朵是盛放的杜鹃。 5.配乐朗诵

结语:有人说,《涉江采芙蓉》是最绝望的诗。不动声色,静水深流,看似平淡质朴的语言背后暗藏着难以言说的深情。笔以曲而欲达,情以婉而欲深。同学们还记得辛弃疾的词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最后让我们来读一首泰戈尔的小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17e3524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