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终极版

2022-04-16 15:2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终极版》,欢迎阅读!
社会学,终极

社会学重点

名词解释:

1 社会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2 社会地位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

3社会群体泛指两人及以上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有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与一般群体、是不同的。

4、社会角色即社会上每一种地位都伴以为社会所期待和要求的、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具有不一致性。

5社会制度是一定生产方式上的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规定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每个特定角色的权力、义务、行为方式。社会制度有普遍性、相对稳定性(变异性)、阶级性的特点。 6.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次级社会群体的表现形式社会组织是指与基本群体相对的次属群体中更正式的类型,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建起来的结构严密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又称为正式组织。 7.社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其成员共同拥有一个地域环境,他们的主要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并与其他成员的经常互动满足他们的需要。

8.社会化被界定为个人与社会不断调试,使其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取得人的资格,

9.社会分层指的是一种等级的社会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财富、权力、声望在不同的社会地位的拥有者之间被不平等的分配。

10.越轨是指社会群体的成员对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和制度性规范的不遵从。越轨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11.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及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持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者的社会惩罚和教育的过程。社会控制具有普遍性与阶级性、一性与强制性的特征。

12.社会问题是指一定范围中产生和客观存在的,影响或妨碍社会机能,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且需要和只有以社会力量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

13.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

14.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多支精神财富。

15,家庭:以婚姻、血缘、亲缘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6.社会运动:是一种试图改变社会秩序,重建社会结构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特殊形式的社会行为,是一种促成或阻止社会变迁的集群努力方式。 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

①描述功能②解释功能③预测功能④规范功能⑤管理、控制功能⑥批判、干预功能⑦启蒙与教育功能。

2.社会学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还是一门职业。

首先,社会学可以作为教书的职业。其次,社会学可以作为研究的事业。第三,社会学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应用。

1


3.家庭的类型:根据家庭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是由父母和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家庭的职能:①生物意义上的职能②感情交往的职能③经济职能④教育职能⑤抚养只能⑥娱乐职能

4.文化的特征;

①文化具有地域性②文化具有共同性③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具有时代性④文化具有继承性象征性

5.文化的构成要素:

①物质文化;②符号文化③规范文化:④认知文化(思想、观念、信仰等) 6.文化的功能:

①影响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②影响社会的发展速度③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④影响人类自身素质

7.社会组织的特征:目标具体而明确;结构复杂而正式;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成员可替代性强,成员关系非个性化。 8.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概念系统:规则系统:组织系统;设备系统 9.社会制度的功能

①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②对社会生活的整合作用 ③传播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社会化的功能

9.社会制度的特征:①普遍性②变异性③相对稳定性④阶级性 10.社区构成要素

①一定的人群;②一定的地域空间③自己特有的文化;④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①技能社会化:具备一定科学技术知识;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个人的职业能力 ②政治社会化:培养和训练有政治意识和为特定社会发展的成员 ③行为社会化:社会成员遵从的一定规则和方式 ④性别角色社会化

⑤道德社会化: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 12、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生理条件:

①超越本能的能力;②人有较长的依赖期生活;③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④人有语言能力 主体:①家庭教养方式②学校③同辈群体④工作单位⑤大众传播媒介 13.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动力因素

①家庭在个体社会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影响和结果构成了进一步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②学校生活减少了儿童对家庭的依赖,从而与家庭之外的更广大的社会建立了新的联系。在邻里和学校,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很大的是同性和同龄的群体。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日益成为影响力巨大的社会化动力因素。

14.马克思的阶级社会分层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模式理论是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传统理论。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观点揭示了资本化主义社会中不平等的现象的根源、表现、

2


响及发展趋势。

15.社会流动的类型:

①根据社会流动方向:水平流动(同一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和垂直流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②根据社会流动的参照基点:同代流动(代内流动);个人一生中在职业和地位方面的水平或垂直的流动。

异代流动(代际流动):两代人之间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流动。

③根据社会流动的原因和形式:结构性流动: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突变;社会结构层面发生变化。

非结构性流动:个人原因造成社会地位、职业的变化。 16.社会流动的原因:

①价值观的变化;②战争、民族歧视、民族压迫;③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④发明创造引起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⑤制度性因素(社会分层体系分化、组合;社会继替原则)

17.当前主要社会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2)人口问题 3)就业问题 4)贫困问题

5)社会安全问题 6)婚姻家庭问题 18.治理社会问题措施

综合性治理;共同行动;制度协调+科技领先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d66fce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