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2022-04-01 17:19: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武陵春》,欢迎阅读!
武陵春

《武陵春》教学设计终稿

学习目标:

1 了解词人及其生活经历。 2 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理解词人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理解词人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古人写,可以说是穷形尽相,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让我们回忆一下,从你所知道的诗词当中搜寻,总结一下,古人通常是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愁的?用诗词来证明。

生可能答:用月亮来表现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用水来表现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酒来表现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用梧桐来表现愁。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白、杜甫用头发来表现愁。李白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设计理念:通过用古人写愁的诗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令学生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内容。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这样看来。只要诗人词人的心境是郁愁的,天地万物都会被感染上愁绪,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这个道理。诗人们愁肠百结,所以百般写愁。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具体抒发愁绪的。

生可能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师:抒发情感通常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婉约词《武陵春》看作者是如何书写自己的愁绪?(板书课题) 二、【先学】 1.自学指导:

(要求:请同学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学,结束后,请举手。) 1. 了解词人及其生活经历,感知词人的精神世界。 2. 诵读词句,理解词句的大意。

3. 反复读词,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同时,所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设计理念:在自学指导的引领下,会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文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自学展示:

1、李清照:号易安,婉约派词人,作品《漱玉词》前期作品悠闲自得,如《如梦令》等;后期作品沉痛悲伤,如《声声慢》等。背景:绍兴五年,李清照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武陵春》这首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凉,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这是学生预习展示的一个环节,在学生们的积极阐述中,教师做补充梳理) 2、读诗

a. 学生自读,体会其情感


b. 指导诵读的要领。

诵读时要注意语速、语气、重音、停顿。 c. 体会本词诵读情感。

明确:语速放慢、语气沉重、重音停顿时要拖长。 d. 学生范读,进行评点。 e. 齐读

(设计理念:诗词重在诵读,不同形式的诵读诗歌,使学生初步感悟词人的情感。) 三、【后教】: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或精讲。) 出示问题:

1 词中围绕哪个字表达词人情感? 2 词中通过哪些物象抒发词人情感? 3 这首词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明确:

1 全词围绕字表达词人情感。

2 a.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

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将尽)的季节。春风”“残花这两个物象为我们创设了凄凉的意

b.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泪水这一物象折射出词人的满怀愁绪。 教师点拨:

a. 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这句话采用含蓄手法,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的满怀愁绪。

b.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齐读全词,体会意境。

3.这首词在词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之时所写,以前:短锄栽花,长诗佐酒。”“携手游天下名山,并肩读千古奇文。而今:国破家亡,孤苦伶仃,欲说无语,欲诉无人,所以,这首词.不仅有夫君远去,更有国土的沦陷的伤怀…………

(设计理念:学生的诵读已经渲染了气氛,在此基础上探究——品诗,体会词人情感,并进一步体会词人的风格。李清照开创了“词别是一家”的独特风格,如果只是单纯的背诵,未免可惜了这首词,品析之中,词人的情感领会得更加真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 四、【延伸】:

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衰亡,天涯沦落,苦难的经历使得李清照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为我们造就了三千年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的沧海愁人。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体会其词别是一家的独特风格。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设计理念:李清照的词,字字珠玑,在体会词人“词别是一家”的风格时,从少女时期时的《如梦令》到夫离之后的《醉花阴》,再到亡国亡夫之后的《声声慢》,词人的悲痛更见一斑。) 五、【小结】

学生小结课堂。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阐述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小结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梳理、系统本节课的知识,而且,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

板书:

《武陵春》

李清照



春风 残花 (间抒)

愁(家、国) 倦容 (间抒)

泪水 (间抒)

舴艋舟 (直抒)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3efa4e5524de518964b7d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