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王建民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情境

2022-05-02 20: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王建民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情境》,欢迎阅读!
王建民,枫桥,夜泊,协奏曲,古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王建民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情境

作者:高嘉悦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12

摘要: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是王建民以唐诗人张继的同名诗篇作为基础进行创作的经典之作,其将古诗词中的情感意境通过现代音乐的形式重现,本文通过对有关情感与意境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对王建民协奏曲《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这首乐曲中的情感与意境及其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枫桥夜泊;古筝艺术;情感;意境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古筝协奏曲就得以快速的发展,以何占豪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开始对古筝曲的重新创作,作曲家王建民在此潮流之下,创作了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乐曲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音乐技巧等都十分独特,将诗词中所塑造的画面通过音乐展现出来,铸就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本文就对该作品中的情感与意境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一、《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枫桥夜泊》这首作品是王建民在2001年创作的古筝协奏曲,其将传统古筝与现代作曲技法进行了融合,以此成就了这一现代古筝作品,作品的演奏效果极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经安史之乱后,途径苏州寒山寺写下的一首羁旅诗,这样一首抒情诗所传递的情感思想是十分深刻的,诗人的愁展现的淋漓尽致,诗中所营造的意境美感更是十分突出。王建民在创作中基于诗词的情感意境,将古筝乐和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了展现,而且体现出了现代音乐语,让乐曲中所塑造的忧愁与孤单与当代人的心理状况更为吻合。 二、《枫桥夜泊》的艺术特征

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中对于艺术文化的传承是比较到位的,尤其对于山水文化的体现,让作品的感染力大大增加。我国古筝曲发展至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吸引着很多听众的关注。在《枫桥夜泊》的创作中,王建民以传统艺术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完成了这样的一部经典之作,所渲染的姑苏城外秋之凄凉场景十分到位。在悲伤情绪的表现上,以慢板进行刻画,给予听众充分的想象空间,这种若隐若现的感觉十分独特。在《枫桥夜泊》尾声部分,旋律重新归于平静,转调旋律来对听众的情绪进行引导,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就这样呈现在听众面前,产生的意境之美更是令人难忘。

《枫桥夜泊》中的呈示部慢板的忧愁之感,通过乐句之间的递进关系进行呈现,演奏时的旋律走势逐渐推进;再现部慢板则是在回忆与期望,体现的是孤寂与无助之感,在演奏时趋于平静。《枫桥夜泊》将人物、景色、情感、意境进行了完整的融合,通过古筝的演奏来进行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09ea8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