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详案教案《森林童话》含反思

2022-08-07 03:0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详案教案《森林童话》含反思》,欢迎阅读!
大班,教案,反思,幼儿园,童话

设计背景

童话故事深受孩子的宠爱,我给班上幼儿讲了《小红帽》的故事。他们已经不满意于作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想着尝试做一个表演者。我们班的幼儿已经是大班了,已经具备了肯定的观赏力量,对音乐动特别感爱好,擅长并敢于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我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科教学,将音乐观赏与文学观赏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四段风格各异的音乐对故事中任务形象进行诠释,并引导幼儿进行艺术表演活动,依据《新纲要》中,宠爱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演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我设计了这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依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 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欢乐。 3. 通过表演,懂得不要轻信生疏人的道理。 4. 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进展幼儿的表现力。 5. 愿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特点。

2.听辨音乐,创编与人物相匹配的动作。 活动预备

1. 森林的情景创设。 2. 动画片(小红帽的故事)

3. 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天使小夜曲》、《波斯市场》、《拉德斯基进行曲》。 4. 表演道具(红帽子、头巾、头饰、猎枪等) 活动过程 一、开头环节:

情景导入——观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请幼儿仿照森林里的树木花草。(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进行简洁的创编和表演。) 二、基本环节:

()故事观赏——分析人物特点: 1.结合动画片观赏故事《小红帽》。 2.老师设计提问: (1)故事中都有谁? (2)他们都在做什么?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并设计提问:

(1)在四个人物中,你宠爱谁?不宠爱谁?为什么? (2)小红帽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哪里不对呢? 通过争论,让幼儿明白不能任凭信任生疏人的道理。 ()听辨音乐——找出与人物特点相符合的音乐

1.分段观赏音乐《森林狂想曲》、《天使小夜曲》、《波斯市场》、《拉德斯基进行曲》区分并仿照小红帽、外婆、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2.幼儿进行自主创编。(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3.老师要将孩子的想像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现、使每个孩子都充分体验表演的欢乐。 ()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安排角色。

2、提出要求并进行表演。(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晰音乐再出场) 3、集体评价。

4、集体表演故事。(留意声情并茂的讲故事) 三、结束环节:

庆祝成功——体验战胜大灰狼的欢乐(幼儿欢呼) 四、延长环节:

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当代训练论认为训练过程就是师生交往乐观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教学法中的最大特点。在师幼互动的基础上我运用了观赏、直观感受、嬉戏、争论等教学方法:首先我运用了观赏法,使幼儿在故事和音乐的观赏过程中,能进一步的熟识故事内容及感受音乐风格;并在其中插入了直观法,运用课件为幼儿战士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能引起幼儿的爱好及留意力;老师在运用争论法的过程中,用启发性的提问,开拓幼儿的思维,使幼儿能大胆、乐观的表达自己对音乐及故事人物性格的理解。嬉戏为幼儿带来无限的乐趣。本次活动中,我设置的音乐情景本身就是“小红帽”故事开展的过程。其中我引导幼儿分角色依据不同的音乐进行表演及嬉戏活动。

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学问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观赏活动有着不行忽视的作用。在活动中,我充分运用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身体体态的表现等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欢乐的嬉戏,这正是体现了《新纲要》所说的让幼儿大胆的运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此次的活动中,我遵循了《新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训练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整个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当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33e179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