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刮痧》中分析跨文化现象

2023-05-10 03:27: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电影《刮痧》中分析跨文化现象》,欢迎阅读!
刮痧,跨文化,现象,分析,电影

从电影《刮痧》中分析跨文化现象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地间的交往关系日益密切。但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间的误解和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跨文化交际对当今文化交流中尤为重要。电影《刮痧》中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本篇论文将分析其中的跨文化现象,寻找消除误解避免冲突的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刮痧

1. 概述

电影《刮痧》以中国传统疗法刮痧产生的误会为主线,由于美国社会对于由此引出一系列的因为中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冲突,最后又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温暖化解了矛盾与冲突。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现象,其中有很多误解和冲突是可以避免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

1. 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

1.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中父母或长辈对于子女及儿孙晚辈的教育。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教育理念有不同的特点,因为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1]在电影中,许大同和简宁是在美国生活了八年的中国人,他们有学龄前的儿子丹尼斯。在影片的开头,丹尼斯因为老板昆兰的儿子保罗辱骂自己的父亲而打架,许大同在没有问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就要求丹尼斯给保罗道歉。由于丹尼斯并不认为自己犯错了,所以他不想给保罗道歉,结果许大同在众人面前直接打了丹尼斯一记耳光。许大同父亲以“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来安慰孙子。而美国父亲昆兰选择让孩子们自己处理,劝许大同不要追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许大同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恪守“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道德准则,认为身为父亲对于儿子来说具有绝对的权威,从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心。对应的美国父亲昆兰则体现了美国家庭对于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处理问题。

2.2权力距离

2.1中提到的许大同与昆兰处理孩子打架事件中,除了体现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以外,这也体现了中美文化中权力距离的差异。权力距离这一维度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在美国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相对薄弱,而是看重个人能力。在中国在上下级关系中更注重权力的约束力。霍夫斯坦德的调研表明, 中国的权力距离指数为八十, 美国为四十。[2]权力距离的指数越高也就意味着越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所以在许大同处理孩子打架时,他认为无论孩子的对错打孩子是出于下属对老板的尊重。而对于老板昆兰所在的权力距离指数相对较低的文化来说,是无法理解这一做法的。

2.3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的社会总体为更为松散的社会关系,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而非集体, 个人主义者追求自由发展和多样性;集体主义的社会总体强调个人融入集体,为集体做出贡献,这种贡献往往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尤为注重集体的荣誉感和幸福感。美国人多为个人主义者,而中国人更多为集体主义者。在电影中,许大同的父亲为了给孙子治病采用了一种美国社会缺乏了解的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由于文化的差异,也由此在引起了争议。在法庭上,许大同为了父亲能够取得绿卡,谎称自己为丹尼尔进行刮痧。当美国老板昆兰得知真相后,他非常困惑为何也许大同公司会在法律诉讼中将其父母的责任拦到了自己头上,而美国老板昆兰则得到了回答,“因为他是中国人。”简宁,许大同的妻子这样解释说。中国人将家庭视为他们最重要的港湾,因此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大家,对于家庭绝对忠诚,体现了集体主义的特点,因此,美国老板昆兰作为个人主义者对这种文化差异存在不解。

1. 启示


在影片中,虽然有许多因为跨文化现象导致的误解与冲突,但依旧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美国老板为了许大同的清白亲自体验刮痧,了解到刮痧并不是虐待,并到法官面前亲自力证,最终撤销了许大同的案件。昆兰首先做到了认知移情阶段的积极倾听,并站在交际客体的角度及文化背景中去正确体会交际客体的真实信息。[3]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寻找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通过交流学习,增进了解,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1. 结束语

本篇文章分析了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现象,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影片中对于彼此行为的不了解源于两种文化中不同的文化维度的差异与价值观的不同,并无对错之分。因此,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中,我们要充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尊重文化差异,通过交流,相互理解学习。

1. 参考文献

[1]许文丽.(2020).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教育理念对比分析——以电影《刮痧》为例. 海外英语(14),236-237.doi:CNKI:SUN:HWYY.0.2020-14-111.

[2]孙彩慧.(2015).从霍夫斯坦德的文化维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现代交际(10),63.

[3]贾玉嘉.(2019).跨文化交际中 文化移情的比较研究——以电影《蝴蝶君》和《刮痧》为例. 中北大学学报 ( )(04),97-100. doi:CNKI:SUN:HGXS.0.2019-04-0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48f41d14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