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24节气歌

2024-04-03 07: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24节气歌》,欢迎阅读!
节气,下册,语文,年级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诗的节气分别指:

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指春季的开始。 春雨:指的是雨水量渐增。

惊蛰:指唤醒了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春分到来,使得昼夜平分。 清明: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谷雨到来后,雨量充足谷类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有芒麦类作物成熟。 夏至:夏天来临。

小暑: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刻。 立秋:秋季到来。

处暑:处暑是炎热的暑天结束了。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雪量增多,地面积雪。 冬至:寒冬天来临。 小寒:开始寒冷。 大寒:最冷的时候。

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农耕生产与地理气候资源息息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诞生农耕文明的重要条件。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区,有着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湿润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表现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气候要素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光照充足、降水丰沛、高温湿润的雨热同期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气候条


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在此诞生了农耕文明,二十四节气也是起源于该地区。

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像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我国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时代我国古人判断节气变化的依据。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共二十四个节气。廿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49e84dbf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