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12 02: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欢迎阅读!
思政,浅析,探索,实践,课程

浅析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体育课程是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体育课程是实践课,不能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怎么解决价值塑造和态度情感的设计,我们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是要了解“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教什么是要了解“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怎样教是要了解“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等三个方面探索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思政;体育教学;

我校体育课程围绕学校总体目标,结合不同体育课程项目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将思政教育元素恰如其分、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修订完善教学目标,体现体育课程思政元素

加强体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更新传统固有的重“育体”轻“育德”教学理念,深挖思政元素并将其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融入体育课程之中,使学生在学到体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升华,提升思想境界,从而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育人育心、育体育魂”的价值目标。开展体育“课程思政”要坚守体育知识传授、技能目标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地位不变,彻底摒弃完全重视运动技术技能教学的弊端,通过活动中的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合作与探究,才能将课程思政从抽象的理念变成一个可见的行动并转化成价值塑造的实际力量,如目前的教学目标中除了必要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增加更加重要的德育目标,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转型,以全新的视角去探索与实践。

二、梳理整合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


首先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健康生活,以提高学生的吸引力与获得感。比如体重管理、科学健身、文明看球、运动损伤、营养与养生、体育保健等内容,使学生可以活学活用的实用性知识。其次教学内容要丰富且具备连续性,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尽量开发和设计能“一学到底”却“学而不厌”、“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内容。第三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体育教学中大量的积极互动、团队合作等常常促生出不可预测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而这往往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教师根据自己课堂中遇到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尊重对手、努力拼搏等思想政治教育再如大学一年级体育课中,教师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体育游戏”中,从体育游戏中让学生懂得公平、公正,尊重竞赛规则,从体育活动和比赛中的行为意识中,引申到我们的日常公共行为,做人做事的态度。再如咱们校足球队主教练冬教授,不论从训练和比赛中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他提到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很容易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守法的自觉性,他还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和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激发学生奋发图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改变教学过程,分享互动体验

课堂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知识与经验交融,理智与情感互动,师生心灵碰撞,教学相长的过程。构建以“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练习为基础+以教师价值引领为主导+以学生内化”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教师在技术技能练习指导外,要增加感悟、分享与激励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分享感受,教师在倾听中,用学生听得懂、乐意听的教学话语与学生交流。如通过教学比赛,学生能够分享比赛过程中的感悟,谈谈对个人表现与团队配合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谈谈练习中触动最深的一件事;如通过耐久跑,能进行自我反思并阐述体验和启示等。

四、丰富创新教学评价,全程多元结合


体育课成绩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学习的积极性、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甚至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影响。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由单一内容评价变为多元内容评价,由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包括课堂表现和考勤及着装项主要检验学生行为习惯,注重参与过程,注重参与态度;终结性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术技能、专项体能等,淡化个人技术,重过程轻技能。多元内容评价是指除了教师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及身体素质评价,从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责任感等多维度综合评价,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巧妙渗透,在反复多次的浸润式引导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具有良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体育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育体与育心并重”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育特色品牌项目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为目标,做到一体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身心素质提高服务,要做到整个培养过程不断线、贯穿全程,将思政教育元素恰如其分、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2]马勋立,施大发.新形势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路径的探索[J].今日财富.2020年第10

[3]王子朴.体育课程思政.体育教学[J].2020年第7 作者简介:

宋英(1971-),女,广东东莞,研究生,教授,体育教育5230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b99438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