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雨过山村》教学设计

2023-03-17 01: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2《雨过山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山村,教学设计

《雨过山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大屏幕出示一幅山水图画,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问题探究

提问:1.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

明确:第一句中,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


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第二句中,竹溪村路板桥。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 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

提问:2、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

明确: 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即使是雨天,妇和姑也相约去”浴蚕”,可以想见,男人们更是早就到田间耕作去了,全家没有闲人。

另一方面又从侧面 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家忙的气氛。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衬忙,通过栀子花之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前人曾这样来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五、小结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4fb1f0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