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一)精心整理 简答题

2022-07-25 01: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文学史(一)精心整理 简答题》,欢迎阅读!
精心整理,文学史,答题,古代

简述陈子昂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复归风雅的主张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2、陈子昂诗中的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具有唐诗风骨。3陈子昂提倡风骨和兴寄,对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述扬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

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3表现方法上的新变化:篇幅比以前的大赋缩短;描摹对象比较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九歌的艺术特色

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人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

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1、李斯的创作包括奏议和刻石文。2、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3、他的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度宏大。 神话的性质是什么?

1、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2、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3、反映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愿望。4、都是想象和和幻想的产物。简述曹操诗歌的创作成就 1、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繁盛书面,他“用乐府古题自作诗”使建安诗人风起仿效。并且,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如杜甫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简述《孟子》文章的特点。

2曹操诗质朴本色,抒情浓郁,气势雄伟,悲歌慷慨,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风格。特别能表现宏大气气魄、高远志向、坚定信心、卓越毅力,能激发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简说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

1、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总趋势是沼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技巧的追求。2、北诗歌则直接承继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3、南北朝民歌则分别以清新活泼和刚健激越显示出各自风采。 杜甫诗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虚心学习前人经验,转益多师。2、作诗兼备众体,风格多样化。3、功力深厚,能自铸伟辞。

孟子的雄辩: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两个特点在文中相互配合,构成了孟子的雄辩。善用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

结构形式重章复沓,基本句式为四言。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词汇丰富,大量运用联绵词和迭字。 简述庚信诗歌的艺术特点

诗风体现了南方清绮诗风与北方贞刚诗风的融合。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后期诗歌格调苍劲,技巧精工,集南北诗歌之大成。 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尽管他的诗中也有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如“天边树苦荠,江畔舟如月”“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等句,但非有意于模山范水,只是一时兴到之语。观其全诗,多以单行这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含义是什么

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3、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4、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5、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春秋》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孔子以严谨的书法和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表达他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语言准确而简明。

简述《左传》及其作者,举例说明孟子作品的艺术特点

1)在孟子的文章中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他批评齐宣王未治理好国家的时候,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两问两答,让齐宣王无法回答。再如他针对许行的观点,通过设问,充分地暴露了许行观点的不切实际。还有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章,也都具有这种特点。2)感情充沛,气势强劲,生动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具有强烈的救世责任感。如他指斥公孙衍、张仪为“妾妇之道”,甚至骂杨朱、墨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些都表现出孟子锋芒毕露、刚正不阿的个性。3)以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在书中俯拾即是。如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奕秋等。

简述《荀子》的写作特点。 1《荀子》的散文已发展为完整而详密的鸿篇巨制。除了《成相》以下的八篇,其余各篇都是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构思缜密、结构严谨、论证周详、条理明晰。2《荀子》的另一个特点是醇厚渊雅,文采斐然,带有浓厚的学者气。 简述散体大赋的特点

1)散体大赋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是说,赋家的作品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学说发展来的,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2)从形式上说,这类作品都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几乎都是一样的假设上两个或三个人,让他们各自代表一方,互相攻驳辩难,最后让代表天子立场的那一方大获全胜。3)这类作品的代表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从内容上说多是描写帝王的宫殿、帝王的狩猎、帝王的祭祀,以及帝王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等。从思想倾向上说,大多是空有讽刺之名,实际上是一种似贬实褒、似讽实劝的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 简述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点

1)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有时间的流动。2)讲究绘声绘行,有声有色。3)极大程度地利用了中国方块字在字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在文章的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简述《汉书》的思想特征

班固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因此《汉书》的揭露性和批判性远不如《史记》那样广泛、深刻、尖锐、彻底。但与《史记》比起来,《汉书》在思想内容上也有许多新的特点:1)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王朝统一;反对外戚专权,维护刘氏正统。2)歌颂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和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如在《苏武传》中,班固热情地赞扬了苏武那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其爱国精神是很感人的。3)班固看人更注意整体,更注意大节,纠正了司马迁的许多偏颇之见,从而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为公允。例如贾谊,司马迁在《史记》他的列传中只收了《吊屈原赋》和《服鸟赋》,字里行间满含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贾谊在读者面前完全是一个穷愁潦倒的书生。而到了《汉书》中,班固引入了他的长篇巨制《陈政事疏》,从而使贾谊凛然以一个政治家的面貌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1)生动的故事性。乐府大都是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动性、注意情节场面的描写。2)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刻画人物,乐府中使用的手法有些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陌上桑》中作者夸张地描写了各种人见到罗敷的不同情态,以客观效果来突出罗敷的美,极为精彩。还有的作品,语言个性化的程度很高。3句式自由,变化多样。汉代乐府在形式上贡献最大的是五言体。汉代乐府开创并完成了五言体诗歌的形式,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4)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言情,基本上都是口语,朴素自然,没有什么人为的雕饰。如《江南》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和情思内涵 钟嵘说《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好处有以下三点:其一,是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高度融合。如《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其二,是善于抓取生活中的典型活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两句,在表现人物的心理上精彩极了。其三,是语言的浅近凝练,韵律和谐。读起来完全感觉不到有任何人工造作的痕迹,而又让人感到无一处不生动,无一处不妥贴。大批判家刘勰说:“婉转附物,惆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情思内涵: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具体表现为思乡怀人和闺思愁怨。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对人生的某些思考。 1、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2、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

3、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4、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5、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研究成果,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它是古诗发展到近体的过渡形式。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新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 1、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参考答案:庾信一生以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诗风伤于轻艳,同时有大量奉和应景之作,一些诗作以摹景生动,造句新巧,声韵协调,显示出清新俊逸的个人特色。庾信42岁奉命出使西魏被羁留,历仕西魏、北周,虽位望通显,但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亡国之恨,一发而为歌诗,形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诗作内容广泛,善用典故,工对仗,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

2、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参考答案:庾信对近体诗的形式发展做出了值得注意的贡献,他使诗歌进一步律化和骈俪化,加上广泛的题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他的诗歌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其辞赋和骈文也达到了六朝的最高水平,成为南北朝文学之集大成者。

1、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略有不同(见基本知识部分)。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描写北方的壮丽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四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


2、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双关隐语,不仅使语言活泼流畅,而且使情思的表达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语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 3、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还有数量极少的神弦歌。此外《杂曲歌辞》《杂歌谣词》里也保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为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初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

4、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西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里的一篇。南朝无名氏作,为五言体。因首句“忆梅下西洲”,故名。原为长江流域的民歌,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内容描写一个少女怀念久别情人的心理。作品通过带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的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笔触细腻,情思缠绵悱恻,顶真和双关语的运用是其手法上的显著特点。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最优秀作品,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5、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讲述了一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立功之后不慕富贵退居乡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她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艺术上的成就:一是富于传奇色彩,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范例;二是出色地运用了民歌常用的复叠、铺陈排比等艺术技巧,比喻、对偶、反衬、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三是笔墨凝练,繁简得宜,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错落有致,声韵铿锵,富有音乐美。艺术特点:顶真修辞运用巧妙,比喻恰切生动,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风格刚健清新。 1、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散文著作,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颜之推《颜氏家训》 2、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散文和辞赋的代表作家和重要作品? 参考答案:宋时谢惠连《雪赋》、鲍照《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谢庄《月赋》等,齐时孔稚圭《北山移文》、梁时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与朱元思书》,以及江淹的《别赋》《恨赋》《登楼赋》等。 3、试说说《北山移文》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成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北山景物以生命,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三是辞藻华美,情韵兼备,句式整齐,自然流畅。

4、简述《哀江南赋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是庾信《哀江南赋》的序,是一篇独立的骈文,交待创作缘起,即作赋的背景和原因,概括全篇大意。首段叙自己被羁留北国的怅恨和梁朝覆亡的怆痛,次段叙写自己的危苦,末段悲伤国事。层次分明。

本篇在艺术上有显著特征:一是善于运用大量典故表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深刻的思想感情,并在征引旧典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切合时事的新典;二是成熟地运用骈偶技巧,使文意纡曲转折毫不板滞,创造了四、六对句的格式,而又杂以散行,写得纵横自如。

1、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一、佛道思想的流行;二、士大夫清谈和品评人物之风的盛行;三、写史传文风气渐浓。写小说遂成一时风气。志怪小说主要作品有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等;志人小说有邯郸淳《笑林》、葛洪《西京杂记》、刘义庆《世说新语》等。 2、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一、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二、对后世小说中鬼狐一派有直接影响;三、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了艺术借鉴。 3《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多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二、书中也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的反映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反抗,有的反映了青年对婚姻自由的渴望和为争取幸福婚姻的斗争精神,有的反映了人们不怕鬼魂、敢于铲除鬼魅的大无畏精神。 4《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世说新语》主要记载魏晋知识分子的隽言轶行,“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内容包括:一、豪门士族的奢侈和凶残;二、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生活习俗和文化情趣;三、记载善人善事,其中也有消极内容。

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 参考答案:主要有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文赋》、梁钟嵘《诗品》、梁刘勰《文心雕龙》。此外,还有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萧纲《与湘东王书》等等。 2、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典论•论文》篇制虽短,却涉及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是充分肯定了文学的作用,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二是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观点,指出文章的不同风格源于作家具有不同的“气”(作家的气质、才性等)三是提出了文体论,论及了诗、赋等八种文体的特征;四是关于文学批评,批评了文人“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不良风气。 3、说说《文心雕龙》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文心雕龙》五十篇。最后一篇为全书的自序,说明创作这部书的目的和部署的意图。全书可分为上、下两编。前二十五篇为上编,主要论述文学的基本问题及各种不同文体的历史发展状况;后二十五篇为下编,着重论述有关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的历史发展、作家的才能与修养等理论问题。全书精心结撰,组织严密,自成系统,体大思精。

4、钟嵘《诗品》所反映的文学理论有哪几方面内容?

参考答案:一是指出诗歌的产生来源于社会生活;二是针对时弊,反对用典和声病说,主张语言自然和谐;三是讲求诗的“滋味”,强调了诗的情感因素和形式特征。这些主张在南北朝诗风颓靡的情况下都有补偏救弊的历史作用。 1、为什么诗歌在唐代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参考答案:第一,一批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政治生活中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使文学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以诗赋取士”,有力地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得到普及;第三,科举制度造成的漫游之风,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和文学技巧的提高;第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和审美情趣;第五,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广泛吸收,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渗透,促进了各种艺术门类的发展。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阶段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他们力图改变齐梁余风,扩大诗歌题材,不仅推动了律诗的发展,并对唐代文风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标举“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开拓了唐诗正确发展的道路。 3《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有如下特点:第一,诗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诗中表现的也是游子思妇的传统主题,但赋予了全新的内容。第二,全诗以浩瀚幽远、静谧瑰丽的春江花月之夜为背景,将传统诗歌中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第三,表现了对年华、青春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全篇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第四,韵律和谐婉转,富有音乐美。 4、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革新主张。首先,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其次,他明确标举“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第三,他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这就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1、如何理解“盛唐气象”?

参考答案: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3、高适与岑参在边塞诗写作方面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高适、岑参同以边塞诗擅名,同长于七言歌行,诗风同样豪放。但也有不同:“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高适诗超过岑参;在题材丰富新奇方面,岑参超过高适。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岑参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艺术上高适诗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殷璠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岑参诗意奇、语奇、调奇,殷璠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1、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李白集入世、隐逸、求仙、任侠于一身,世界观比较复杂,但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积极入世,他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主要内容为:1)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唱理想,同时也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将进酒》《行路难》2)反权贵、反传统的傲岸精神。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3描写并赞美祖国山川,大略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天真的情怀。

2、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风格。主要特点有:1)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2)充沛的气势。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3)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4)语言清新俊逸。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5)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1、韩孟诗派的新奇险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韩孟诗派追求诗风的雄奇怪异,他们有意打破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创新求异,探索诗歌的新形式、新风格。主要表现为:1)采用过去不常用的内容甚至是世俗、丑陋之事入诗,逞奇矜博,出奇制胜;2)想象奇崛,意象怪奇,构思奇特,标新立异;3)注重造语炼字,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将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变化多端。

韩孟诗派成员除共性之外,还有自己的个性,如韩愈以气势雄大和意象怪奇见长;孟郊多用僻字险韵与生冷意象,使怪奇向幽僻冷涩一路发展;贾岛的诗表现出尖新奇巧的特点;姚合诗追求字句精警清丽;卢仝、马异等人想象离奇、语言生僻等。韩孟诗派努力变旧求新,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但由于过分地刻意求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歌的节奏美、形象美,也存在明显的弊病。


2、李贺诗奇崛冷艳、虚荒诞幻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异于常人的艺术思维;2)奇异荒诞的想象、夸张;3)大量虚幻意象和古怪生新诗境的营造;4)奇异峭拔、幽奇冷艳的遣词造句;5)通感、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创造性运用。

1、李煜词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他对词的发展有何贡献?

参考答案:李煜词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⑴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传达人物的情态和心理,于平淡中见新奇。⑵善于借助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段将抽象的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⑶语言朴素生动,而耐人寻味,达到直白通俗与形象精练统一的完美境界。

他对词的贡献在于:突破了晚唐五代词的传统,使词由花前月下娱宾遣兴的应歌之具,发展为歌咏人生的独立抒情文体,开文人抒情词的先河。正如王国维所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蔡琰五言《悲愤诗》的艺术成就

蔡琰五言《悲愤诗》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感情描写、心理刻画细腻复杂。注意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作用。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有史诗般的效果。 《吊屈原赋》抒情述态的表现特点

借凭吊屈原而发抒自己政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抒写幽愤而的豁达。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的还描写了人物形象。抒情真挚。语言质朴浅白,以杂言和五言为主。

晁错政论散文的特点

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风气,排比铺叙,驰骋纵横。

《史记》心理描写的特点

以独白写心理进而揭示人物性格,以他人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理。由作者在叙述与中直接点拨人物心理。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

长于写感觉印象中,善于表现边地的奇异风光,具有奇伟壮丽之美。音节宏亮而意调高远。

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何在

经济方面,生产工具的进步,制度的改革。政治方面,王权式微,诸侯争霸。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学兴起。史官撰作史著,提供政治借鉴。 刘向《新序》在内容和艺术有什么特点

在内容上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在艺术上能以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成为独立的故事。 柳宗元《江雪》《渔翁》诗的意境与艺术风格 意境空旷孤寂,冷峭清远。风格简古、淡泊。 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

韩愈“以文为诗”表现在哪些方面

罗列铺陈的赋体手法。散文化的语气和句式。 《史记》使用对比衬托方法塑造人物特点

善于描写同类情境下不同人物的不同言行。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对比。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比衬。 五言诗起源的历程

先秦民歌中有一些五言的片段。西汉的乐府和歌谣中具有更多的五言成分。到东汉初期文人的诗歌中,就产生了成型的五言诗。应亨的《赠四王冠诗》班固的《咏史》是五言诗正式产生的标志,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渐趋成熟。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在阶段及特点

春秋末至战国初,语录体,篇幅简短,词约义丰。战国中期,论辩体,说理畅达,长篇大论。战国后期,专题论文,论题集中,说理透辟。 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艺术表现生动形象,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音韵流畅。艺术风格华丽绮焕,浑厚雄健。 陶渊明诗平淡自然之美形成原因

心境的平和散淡。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所以诗歌情结平和。语言的平易质朴。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生活艰难。厌倦战争。讽刺显贵达官。抒写爱情婚姻。 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

受到汉末至六朝品评人物的影响。士族子弟有意学习名士言谈举止。文人学士以熟悉故事为学问。

《无题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无题诗》多是爱情诗,写情人的约会、相遇与相思。一些《无题诗》寄寓身世之感。李商隐的《无题诗》朦胧晦涩,意旨隐秘。 简说骈文的特征

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与散体单行的狭义的散文有明显区别。骈文的主要特征,是讲求对偶、用典、声律和辞藻。 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

受巫师、方士神仙之说的影响。受佛经故事的影响。出现了《博物志》《搜神记》《幽明录》等志怪小说集。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神话比传说产生得早。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汉人和今人对《离骚》的解释 司马迁说离骚就是离忧,班固说为遭忧,王逸说为离愁。游国恩说离骚是楚地古曲(),也可能有“牢骚”的意义。

《韩非子》寓言的特点是什么?与《庄子》异同

其寓言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道理。通俗浅白,形象可感。不似《庄子》的寓言想象离奇,飞动飘逸,略显沉闷而缺少文采。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格调鲜丽明快,再现了南方自然风光之美,表现了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语言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形制多为五言四句 花间词派的词风及其对后世词的影响

词风婉丽绮靡。开启了曲子词艳科娱人的传统,其词风成了词的主导风格,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

抒情述志,情感浓郁。质朴少致。作品的形制,基本与先秦楚辞相同。 简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神话都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神话中的英雄都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神话中熔铸浓烈情感,塑造鲜明形象,有丰富想象力。神话是集体创作。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变化成型。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抒情真挚浓郁。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

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

在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了的人生理想境界。部分诗歌中有一种峻切之语。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 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风格

李煜后期词写亡国的深悲世痛,追怀故国,痛念江山,抒写美好事物丧失后的切肤之痛的后期词最突出的内容。李煜后期词在对江山、故国的怀恋中,充满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 李益诗风的两重性

李益的边塞诗表现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具有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带有盛唐余韵。李益诗具有感伤情调,带有大历时代的特点,为中唐的先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acaad3dd88d0d233d46a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