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导读(1)(7)

2022-04-20 00:4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点导读(1)(7)》,欢迎阅读!
导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点导读(1

作者:黄冰雪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3年第08

美点赏析

再三品读朱以撤的《秋日的灯盏》一文,每读一次,对文章美的感受就深一层,不禁慨叹:这确实是景、情、理兼美的经典美文。

初读感受景色之美。秋日来临,山风,暗影,脱离枝条的树叶,我们眼前顿时浮现典型的秋日之景。矮小的灌木丛里,翠绿的螳螂划破紫黑的浆果,我们闻到了香甜的果汁;空旷的田野上,瑟瑟的秋风摇曳着金黄的稻穗,我们看到了独立的存在;岑寂的山村里,简陋的小窗透出昏黄的灯光,我们感受到了温馨的氛围;夜半的灯火下,瘦削的文人融入联袂而起的字句,我们体味到了秋的韵味。

再读欣赏情感之美。作者的情感含蓄地隐藏在优美语言之后,文章善用修辞来表情达意。见不到旧日邻居的落叶,举着带锯的刀螳螂,坚持到秋日的最后的稻穗,作者借用拟人修辞来表达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和欣赏之情,对植物动物的生命过程思考与对人的生命思考是同样的深刻。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作者善用比喻,将秋天的果实、劳动的结晶比为灯盏,因为它们都给人温暖,让人心里踏实。这些比喻都表现收获给人们带来美好心情。另外,作者还用一枝金黄来借代稻穗,表达对一切美艳到了秋日都归于素洁的感悟;将歉收人家的黯然神伤和丰稔人家的美好心情进行对比,表明有收获才有希望才会快乐的感悟。

文章最大的美点应该是哲思之美。本文从浆果稻穗等自然界的果实谈起,来说明生命的过程是一个由繁华而归于本真的过程;接着延伸到广义的果实,由谷仓谈到文人创作一本书的过程来说明生命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最后总结: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有了收获,固然令人欣喜,让人快乐;但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伤逝本身也有不可替代的美。整篇文章都表明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追求的追问,充满了理性美。 难点指津

《秋日的灯盏》是一篇比较含蓄的散文,难点有二:一是文题的作用与含意,二是本文的主旨。阅读散文,我们仍遵循答案在文中的原则,理清文章思路。

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这些语句可以看出秋日的灯盏贯串全文,是本文的线索。由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像许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5ba4c8528ea81c758f578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