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顺秋·反秋·伏包秋·秋包伏

2022-09-14 13:4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秋·顺秋·反秋·伏包秋·秋包伏》,欢迎阅读!
立秋,包秋·,包伏



立秋,顺秋,反秋,秋包伏,伏包秋 材料1

立秋为中国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为秋季的开始,立秋日在每年阳历年的87日至9日之间。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 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故民间有"七月秋风渐渐凉""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第一天做为秋季的开始,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各地实际,根据这个`准,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天的地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古人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特别重视这个节气。

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间若遭遇干旱,则会给农作物的收成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秋天即是遍地皆黄金的丰收的季节,秋天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季节。

立秋这一天常听人们有顺秋,反秋,秋包伏,伏包秋的争论,那麽,何为顺秋? 何为反? 何为秋包伏? 何为伏包秋呢?

顺秋:秋天应该凉爽,下雨能有效的消去部分暑气,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因此立秋这天下雨才叫顺秋,顺秋的年份秋季一般都较为凉爽。

反秋:若立秋这一天是晴天不下雨时,天气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炎热,俗称"秋老虎",也叫反秋。反秋往往给人们带来火红的太阳,使夏日的余威在秋日里继续释放,在秋老虎的日子里,除了夜间能退凉,比酷热的夏夜使人稍感凉爽外,白天的太阳几乎与夏日不相上下。 秋包伏:三伏天在立秋节内结束,即在立秋之后的15天内结束,即为"秋包伏"15天可能是立秋到处暑之前)

伏包秋:三伏天若超过立秋节,即在处暑节中结束,则为"伏包秋"

民间有"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之说"。但此说并非绝对准确,往往有些"秋包伏"的天气还是很凉爽的。这要取决于雨水的多少而定。 材料2

今天立秋,火红的太阳当头照,似乎是反秋了。

刚才与同事闲聊时,我说今天太阳这么大,应该是反秋了。他反驳说今天没下雨,应该是顺秋。

至于什么是反秋、顺秋,似乎有不同的说法,大多赞同立秋这天下雨是顺秋,晴天则是反秋。立秋,天气转凉,如果下雨,正应了"秋雨加层棉,春雨减层"谚语,看来今天应该是反秋。

原来在生产队干农活时,经常听到老一辈的人争论什么是反秋、顺秋,有的说下雨是顺秋,有的说晴天是顺秋。但普天之下,这儿是晴天,其他地方却是雨天,这儿反秋,那儿顺秋。顺秋的,立秋以后会逐渐转凉,反秋的,有可能被秋老虎折腾。

无论反秋还是顺秋,立秋之后,天气都会慢慢转凉。不过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令地球村民无所适从。前年立秋后,秋老虎肆虐,热得本地村民苦不堪言。所以,原来那些"春雨减层衫,秋雨加层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的谚语,随着异常气候增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用了。

立秋后天气会逐渐转凉,这是不可逆转的,是渐变的,不是突变的。这是普遍规律,当然也有例外。


时间过得真快,一年四季24个节气,立秋是第13个节气,所以有"时到立秋年过半"的说法,这应该是指农历年,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七,加上闰五月,之前已经过去了七个农历月。 从相关谚语看,如果立秋无雨,应该是反秋。比如"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可见,立秋还是下雨为好。

立秋后一个月,绝对应该凉快了,"立秋不立秋,还有一月好热头"。前几天降雨后让人感觉好像在秋天,但这几天气温骤升,告诫人们夏天还没过去。

立秋之后十天左右,农村要开始收割水稻,打晒稻谷。30年前在农村亲自体会过收割稻谷的辛苦。头上太阳火辣辣,脚下水田里水汽蒸腾,无论挥动镰刀弯腰收割稻谷,还是用脚踩打谷机,或者站在打谷机旁向脱谷的人递稻穗,都不是什么轻松活。特别辛苦的是挑水谷子,水淋淋的稻谷装在箩筐中,一担重约150斤,有时达到200斤以上,上坡时特别辛苦,汗水顺着脸颊,从下巴上滴到被太阳晒得冒烟的路上,瞬间就被吸收、蒸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旅游的季节。秋天是温和的季节,没有山洪,没有雷暴,没有酷热,秋风送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今年这个秋天与去年的秋天相比,收获将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城里人,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就业和生活中,无人能幸免。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春走了夏也去秋意浓,秋天,我们等待收获。 材料3

立秋这一天还有顺秋,反秋之说。所谓顺秋,是指秋天应该凉爽,下雨能有效的消去部分暑气,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因此立秋这天下雨才叫顺秋,顺秋的年份秋季一般都较为凉爽,所谓反秋,是指立秋这一天是晴天不下雨时,天气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炎热,俗称""反秋往往给人们带来火红的太阳,使夏日的余威在秋日里继续释放,在这样的日子里,除了夜间能退凉,比酷热的夏夜使人稍感凉爽外,白天的太阳几乎与夏日不相上下,所以又"秋老虎"还有认为立秋分早晚的。早晨立秋,天气比较凉爽;晚上立秋,天气比较闷热。俗话说:"早起秋,凉悠悠;晚起秋,热愁愁。"又说:"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其实,"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顺秋凉、反秋热""早起秋,凉悠悠;晚起秋,热愁愁""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这些说法,从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看并太不可靠。天文专家也表示,每年的伏天的长短,只是日期的一种安排,与气候变化没有太大的关系。"伏天短了,炎热的天数也会缩短"的说法也是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从我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我倒认为伏天的凉热,可能更多地与降雨量和降雨次数的多少关系更大。 材料4"秋包伏""伏包秋"

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阳历8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秋。《逸周书·时训解》"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俗话也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悠悠。 87日这一天,正好又在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唐·杜牧《七夕》诗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织女星也叫乞巧星,据传说是一颗智慧星。所以俗谚云:"乞巧星,智慧星,谁望见,谁聪明。" 然而,在奥运会开幕的当天--阳历88日,恰好又是末伏的第一天。宋·梅尧臣有句:"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每年三伏天里,风云郁其如火,天地赫以为炉。诚如老话所说:"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烤得没处躲。"

一面是"夜色凉如水"的立秋和七夕,一面又是"伏天地如笼"的三伏溽暑天气,凉与热就这样"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天气到底是凉还是热呢?这要从立秋和数伏,以及"伏包秋""秋包伏"说起。

"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历忌释》云:"伏者何?以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立秋,以


金代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伏者,隐伏避盛暑也",讲的是伏的字面意义,即躲避酷暑找凉快之意。二是"伏者,金气伏藏之日也",讲的是数伏的由来。据唐·颜师古讲:"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

谚云:"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所谓"夏至三庚数伏",是指从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数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每伏一般为10天,加起来共30天,称作"三伏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亦即有两个中伏,所以也叫"四伏天"今年立秋是87日,即农历七月初七,后第一个庚日是农历七月初八"庚辰日"88日)从这一天开始入末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是农历七月十八"庚寅日"818日),此日出--也就是数伏结束。在每年数伏的这三四十天里,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不过,在三伏天里最最炎热的,还要数"秋老虎回头"的那些日子。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老牛。"若想知道立秋后到底是热是凉,须看立秋的时候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俗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规定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里,因而只有立秋逢庚日才叫"伏包秋"一般情况都是末伏在立秋之后,俗称"秋包伏"由于末伏共有10日,也就是说,"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日是伏天,亦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热得时间较短,所以说"伏包秋,凉悠悠";而"秋包伏"在立秋后尚有十多天甚至十八九天在伏里,热得时间自然就长,所以说"秋包伏,热得哭"。但今年立秋次日就是末伏的第一天,从立秋到818日(农历七月十八日)出伏,总共只有12天,虽说是"秋包伏",但由于""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今年秋天虽然可能会偏热一些,但不至于过分炎热,而且热的时间亦不会太长。 一般来说,"伏包秋"的情况并不多见。查一下历书,从1990年到2020年的30年里,仅有4"伏包秋"199188日,即农历辛未(羊)年六月二十八日(庚戌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199387日,即农历癸酉(鸡)年六月二十日(庚申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201287日,即农历壬辰(龙)年六月二十日(庚子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201487日,即农历甲午(马)年七月十二日(庚戌日)立秋,这天正好起末伏。由于"伏包秋"较为少见,所以往往以早上立秋或晚上立秋,来判断秋后天气的凉热。立秋一般在每年阳历的87日或8日,今年是阳历87日(即农历七月初七)1218分交立秋。俗话说:"立秋立凉哩,数九数暖哩。"又说:"立秋分早晚。"早晨立秋,天气比较凉爽;晚上立秋,天气比较燠热。俗话说:"早起秋,凉悠悠;晚起秋,热愁愁。"又说:"早立秋,暮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今年是87日中午1218分起秋,应该是个不够凉爽,但也不太燠热的秋天吧?当然,天气的凉热程度还与是否下雨有关。俗话说:"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挂起。"还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啊!"

唐·司空曙有句:"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晋·陶渊明亦云:"闾庭多落叶,慨然以知秋。"由于立秋以后,天气渐凉,加之人们刚刚度过"苦夏",身体需要摄养进补,于是纷纷胃口大开,啖肉饮酒,并称之为"贴秋膘"。据《内经·素问》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又,秋天之味宜辛。所以北方人多在立秋之日,大吃麻辣涮锅子来"贴秋膘"(李建永)

材料5:俗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求教怎样数伏天?

"冬至当天数九,夏至三庚数伏。"所谓"夏至三庚数伏",是指从农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数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每伏一般为10天,加起来30天,称作"三伏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亦即有两个中伏,所以也叫"四伏天" 不过,在三伏天里最最炎热的,还要数"秋老虎回头"的那些日子。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老牛。"若想知道立秋后到底是热是凉,须看立秋的时候是"伏包秋"还是"秋包伏"俗谚云:"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起末伏,也就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85cfb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