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2022-03-25 19:5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健全,人格,培养,关注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连续性。别林斯基说过:“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是分裂的、不调和的。”这个阶段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行为举止的冲动性、认识结构的不完整性、对外界教育的叛逆性以及生理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使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更多的挫折,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因此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坚强、行为协调、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积极改造现实的健康心理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探究心理疾病的成因,做到对症下药。

一、 学校的忽视

学校基本上是在做三品教育:重视知识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关注学生身体,开展阳光体育;注重品德修养,开设体育课程,唯独忽视了心理教育。因此对于学校来讲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学校要定专职教师、用专业教材、设咨询服务、聘心理专家、开专题讲座。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适合高中生的特点,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比如: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健全人格培养、抗挫折耐力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引导等。第三,学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文化建设,创设和谐校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家长的轻视

家长往往关注孩子特长的培养,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关注孩子的成绩的提高,忽略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孩子的吃穿质量,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其结果是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会引发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害怕考试和失败、心理焦虑和逆反、抗挫折能力差、人际关系糟糕等。因此对于家长来讲首先要转变重物质、轻心理的观念。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心理成长和人生困惑。其次,作为家长不要按自己的意志来安排孩子的人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选,尊重孩子个人成长需求。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优缺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一味地纵容。最好做到少一点宠爱,多一点自理;少一点苛,多一点鼓励。第三,家长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少一点争吵,多一点和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的漠视

教师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和促进者,其自身的素质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个人素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常常在工作中表现为:(1)由于工作节奏的忙碌和学校评价体系的压力,使一部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情绪低落、脾气急躁、缺乏耐心;(2)过分关注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而漠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3)缺乏心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理健康辅导的专业知识。所以教师首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健康的心理包括:能愉悦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调适。教师只有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心态,才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其次,教师要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要有渊博的知识、得体的举止、整洁的仪表、缜密的思维、幽默的语言、宽广的胸怀、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第三,教师要掌握专业的心理知识。通过自学和继续教育等途径掌握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经过系统学习能给学生作专业指导。

总之,我们只有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制度,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中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品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交往上自如、情感上自悦,从而培养健康的人、全面的人和和谐的人。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6c6d14d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