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

2022-07-11 15: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上册,期末,调研,答案,年级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2、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3、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

4、在M+N→盐+水的反应中,MN不可能是 A.HClNaOH BCO2Ca(OH)2 CH2SO4Fe2O3

DAgNO3BaCl2

5、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6、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1 / 10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8、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2H 2NH3 SO2 O Mg2+ 2OHˉ 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9、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矿泉水

C.白醋

D.蒸馏水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0、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 / 10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3、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14、“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5、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6、“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3 / 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0598e1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