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及答案

2022-07-09 13:32:0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及答案》,欢迎阅读!
上册,期末,答案,检测,年级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4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114

B61

C175

D289

5、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1 / 10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6、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7、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8、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倾斜U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 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1刻度处 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

9、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0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 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 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2 / 10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溶解,过滤

11、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A.铁+稀盐酸

B.铜+稀盐酸

C.银+稀盐酸

D.铜+硝酸银溶液

12、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有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 B.丁>>> C.甲>>> D.乙>>> 13、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1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

B.氧

C.铁

D.铝 D.二氧化碳

15、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 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e21720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