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翻译赏析

2022-11-21 03:1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临江仙,古诗,初见,赏析,翻译

古诗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翻译赏析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作者为宋朝诗人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前言】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相思词写男子与相爱的女子在“斗草”时节初识 又于“七巧”节重逢,离别后引起无限相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曾经爱过的女子的深深怀念。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多用于咏水仙,故名。 斗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际已开始斗草。 ③穿针,指七月七日七巧节。《西京杂记》载:“汉宫女以七月七日登开襟楼,寄七子针”,以示向天上织女乞求织锦技巧,称之为“七巧节” ④“罗裙”句,七夕月夜,你身着罗裙,裙湿香露;头戴玉钗,鬓插香花,立于夜风之中。唐·温庭筠《菩萨蛮》云:“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⑤“流水”句,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化来,此处指女子去远,无处寻觅。 ⑥行云,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这里指心爱的女子行踪不定。 ⑦飞雨,微雨。 【翻译】 当你在阶前与女伴斗草时我们初次相见,当你在楼上与女伴穿针时我们再次相逢。女踏青斗草游戏。只见你在阶前和别的姑娘斗草,裙子上沾满露水,

1


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那活泼唯美的情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次是七夕,少女夜须穿针乞巧拜新月。我和你在穿针楼上重逢,只见你靓妆照人,眉际沁出翠黛,羞得粉脸生出娇红,我们两个人已是生情意,却道得空灵。不料华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不知去向了。 【赏析】 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词写情婉转而含蓄。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不过是寥寥五句,可是一句一景,一景一情。景中不仅有人,也有人物的感情透出;而且,通过这情景交融的描写,又暗暗交代了双方的感情由浅丽深,逐步递变。更妙的是,这个女子的音容笑貌,也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忆叙他与她在两个特定环境中的初次相见和再次相逢。“斗草阶前初见”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穿针楼上曾逢”写转眼又到了七夕。女子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这天晚上,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 “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这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头上迎风微颤。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以上既有泛写,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0c1a56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