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相遇

2022-03-20 06:04: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好的相遇》,欢迎阅读!
相遇,美好

开学了,很多朋友开始进入了新学期的准备当中,既有心理上的准备,也有行动上的准备。作为一个开端,究竟如何让自己尽快从假期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慕之的“九月写给自己”实际上也是写给你我的——因为,每一天都不可能重复昨天,那就要应该是新的开始,多些美好的期待,多些实际的行动,多向他人学习,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多读一些书,少一些抱怨,少一些被动等待,一定会是收获的一年。 看了许锡良老师的“第一次被冤枉”勾起许多沉痛的回忆。因为自己幼年时也有被冤枉的经历,也经历了很多许老师所经历的一切,阅读许老师的文字,好像一个很清晰的画面在眼前展开,那个贫穷的年代,那些个贫穷的日子,还有时常被打骂的男孩„„与许老师相比,我挨揍就少多了,但有些伤痛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因为伤痛,常常会想,我们不能把同样的伤害给孩子,毕竟,“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早已经远去,多给孩子留下些美好才是我们要努力为之的事情。

生命中总有一些相遇是那样美好,为了那样的相遇,我们不知道准备了多少年,那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美好与美好的相逢,这样的相遇总会留在记忆的深处、难忘,更能带来持久的动力和灿烂,所以,在某一个时刻,有一种约会不能错过,让我们随同清澈小舟一起,“赶赴一场生命的约会”,享受生命所带来的美好。

开学了,因为9月1号是周末,结果有相当多的学校就多休息了两天,9月3日上课。但也有些学校开学较早,“开学第一课”早已经上过,现在也该是第4课或者到了第八课第九课了吧?华秀开学初的“第一堂课”不仅相当美好,也给还没有上“第一课”的老师很多启发。本来华秀是分两次发到博客上的,为了便于大家的阅读,我擅自将第一课的两部分内容合并在一起。在欣赏这“第一课”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我也做个红色的小母鸡吧,勤劳、善良,善于播种,勤于耕耘,最后必有收获。

《生命的药方》这篇文字我也曾经读过,再读还是感动,为那份善良。人在最孤独的时候需要什么?没有人会记得身患绝症的人的那份孤独,没有人给他送去更多的关爱,但一个孩子却给了临死的伙伴一份永恒的爱。读了,感动了,感慨了,但却没有过多的停留,更没有深刻的思考过。所以,看到吴礼明老师“我读《生命的药方》深深为吴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对人性的解读而感叹,也感动着,好像坐在教室里听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语文课。

说起读书,我自认为阅读《幻想之眼》是最认真的,一边读,一边与那些灵动的文字对话。但那仅仅是我的阅读,很片面的阅读,所以,我常常也喜欢看看别人是怎么读的,以便让自己更全面的来欣赏那些美丽的文字。少白剖析“成为懒人的15条理由”耐人寻味,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来把“懒人”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让我等本就并不勤奋的人发现,原来,“懒”也是一种境界,于是,重新找出来《幻想之眼》来翻阅,希望自己也尝试着做个“快乐的懒人”

新学期开始,新教师上岗培训也必然相伴而来。作为一名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学生的风满袖来说,能够把自己的感悟介绍给年轻教师,一定会让年轻教师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逐渐成长。作为即将在全市新教师培训会上的发言稿,不仅仅是对接受培训的老师,对于很多的老师而言,即便已经年长,同样也会受益匪浅。感谢风满袖老师将你的培训稿传上来,使我们更多的老师也分享了你的智慧,接受你的免费“培训” 知道冯骥才,是因为他的《挑山工》。也曾经因为《挑山工》而专程登山,为的就是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和“挑山工究竟走直线还是走折线上山”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成其为问题,但有的人却上纲上线的说冯先生“说假话”,甚至上升到“没有道德”的层面。于是,也就有了我的一次独特的登山经历,走访了那些住在半山腰的挑山工。对于冯骥才的人是怎样的,我却一无所知。看了阿年“忧心忡忡的‘大冯’先生”,眼前才开始勾勒出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伟大的知识分子形象。尤其给我震撼的是这样的一些语言:“我不愿只作个小说家或作家,这太限制我了。我更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意味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品格。知识分


子既站在现在看过去,也站在未来看现在。”看了这样的句子,我想,作为教师,这样一个独特地知识分子群体,不也应该有着较高的文化品格吗?

各种各样的培训会、研讨会有很多,有的人听了,忘了;有的人听了,学习;有的人听了,思考;有的人听了,还能注意到细节。茅卫东老师就是一个善于思考和善于抓住细节的人。我们都看到的,亦都听到的一些问题,在他看来,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含义,“为什么非得让猫吃辣椒呢?”谁能对一个孩子的初中三年坚持记录他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除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途径?等等的细节问题被茅老师抓住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告诉我们,“有时,我们需要停一下”,不要急着赶路,而是停下来,倒掉鞋里的沙子,也不妨看看风景,再走。

对细节的关注,也是王晓春老师长年以来研究学生研究教育的主要策略。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武断地批评和责骂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1c74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