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的形成于发展

2022-09-20 01:0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音乐剧的形成于发展》,欢迎阅读!
音乐剧,形成,发展

一、音乐剧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16世纪,莎士比亚为他的喜剧和浪漫故事——《仲夏夜之梦》等加上了歌曲和舞蹈,并由“专业”的艺人来表演小丑、民谣歌手等人物。后来,许多音乐剧作者在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初期,都喜欢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创作素材。

19世纪,法国出现了喜歌剧,用对白代替意大利式的宣叙调。19世纪后半期,在维也纳,中产阶级所热爱的歌剧盛行。与此同时,法国的轻歌剧经奥芬巴赫发扬成为一种大众娱乐。奥芬巴赫还创立了一种新的歌剧形式——小歌剧,并在欧洲各地上演,从维也纳到伦敦,感染了许多作曲家,如约翰·施特劳斯等。1883年,小歌剧的狂潮迅速蔓延开来,到达了第一个高峰期。此时,嘲弄、讽刺的轻歌剧在英国也较为盛行。这些轻歌剧、小歌剧音乐不复杂,剧情也简单易懂,为后世音乐剧的诞生指明了方向。

音乐剧是一种音乐舞蹈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用音乐和歌、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擅长表现轻松幽默的主题,具有风格轻快、娱乐性强的商业化特点,是一种在20世纪兴起的独特的艺术现象。关于音乐剧的起源说法甚多,一说源于欧洲19世纪古典歌剧。在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喜歌剧和轻歌剧,如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莱哈尔的《风流寡妇》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娘》等等。这些喜歌剧以轻松愉快的情节和生动悦耳的音乐取悦于听众,很受欢迎。后由欧洲移民传到美洲大陆,使轻歌剧成为音乐剧的形式来源之一。另一说法源于19世纪末美国的音乐滑稽剧”和音乐喜剧”再一种说法源于美国本土的由乡村歌曲、黑人灵歌与爵士音乐及流行歌舞组合而成的歌舞杂耍。富有创新精神的美国人以英音乐喜剧为蓝本,借鉴了古典轻歌剧戏剧情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加进了本土乡村音乐黑人灵歌悠长如歌的旋律、爵士乐狂热躁动的复杂节奏、现代流行歌舞热烈奔放的视听效果以及滑稽演出、魔术表演的娱乐性和技艺性,形成了美国早期的音乐剧,因此成为音乐剧的另一种重要来源。

音乐剧的兴起与发展,几乎贯穿了20世纪的大部分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音乐在经历了空前的剧烈变化后,出现了新的现代音乐流派。

特别是由黑人音乐布鲁斯、拉格泰姆等演变而来的爵士乐风靡全国,吸引了广大的群众。具有美国风格的音乐(亦称百老汇歌舞剧),在欧洲的轻歌剧和喜歌剧的基础上迅速得到发展,百老汇也日渐成为美国音乐剧创作、生产、演出、观赏的中心,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观众,成为各国音乐剧从业者最心驰神往的地方。百老汇音乐剧的诞生和发展被公认为是美国音乐剧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20世纪3040年代,西方的经济萧条给音乐的生存、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音乐剧不但被“山姆大叔”自己认为是美国文化独特的标志之一,而且得到各国观众的认同。这个时期,美国音乐剧佳作如潮、大师辈出,令人眼花缭乱。著名的音乐剧有《窈窕淑女》《西区的故事》音乐之声》等等,较著名的还有《群众演员》《艾薇塔》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音乐剧创作走向低谷,似有江郎才尽之感。伦敦的音乐《孤星泪》在百老汇的演出场次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随后由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猫》《歌剧院的幽灵》和麦金托什的《悲惨世界》《西贡小姐》相继在纽约登陆,使美国音乐黯然失色。向来自负的美国人惊呆了,他们为英国人疯狂喝彩,百老汇被英国人征服了……

音乐剧这种新兴的表演艺术在中国的出现比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音乐剧在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创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芳草心》《四毛英雄传》《夜半歌魂》《血狼湖》等。最近十年中国的音乐剧得到快速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好的作品,如《白莲》《赤道雨》等等,并且还出现了


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的音乐剧种——戏曲音乐剧。

音乐剧是艺术的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灵活性和商业性操作。它的综合性指音乐、舞蹈、表演,特别是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例如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从现代性来看,它不再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首先在音乐面,不再用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所以,早期有以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有乡村音乐音乐剧。总之,风格非常现代。在舞蹈方面,不只是用过去美国式的踢踏舞,除了芭蕾动作外,还有体操式的舞蹈语汇。事实上,很多的现代舞蹈创作都起源于音乐剧。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高科技的布景技巧和音响、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音乐剧的多元性指的是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如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化的束缚,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有偏向歌剧的,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ReVUe)舞蹈也有多种流派。音乐剧自有一种灵活性,即不拘一格,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从布景上讲,《西贡小姐》需要一架直升飞机从天上降下来,传统上是做不到的,音乐剧则可以让直升飞机从天而降。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有所创新,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伦敦西区音乐剧受轻歌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所以从总量上说,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当然,也有一些重要的悲剧作品,例如《歌剧院的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还有就是音乐剧的商业操作性。因为音乐剧是面向大众的一种娱乐形式,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都是靠出色的商业化操作来实现的。它非常注意把音乐家、制作人和商业化运作的机构用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音乐剧在对各种版权的处理方面是很突出的。



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19447月出生于法国,父母都是匈牙利人。早年的勋伯格酷音乐,但未能进入专业音乐学校学习的他,靠着聪颖的天资和敏锐的乐感,在酒吧、歌舞厅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流行音乐基本功,掌握里一般听众的欣赏习惯和音乐口味。他最早是个流行歌手,以唱歌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同时也自己写和制作流行歌曲。在厌倦了流行音乐后,他开始想向音乐领域发展。

不久他就结识了阿兰·鲍伯利,共同的志向使两人一拍即合。1973年勋伯格开始与鲍伯利合作,两人写出了法国第一部摇滚音乐《法国大革命》,该剧在法国一上演就获得极好的反响,场场观众爆满,专辑也售出了35万张之多。第二年他发行了一张专辑,作词作曲演唱全由他一人包了。1978年,勋伯格和鲍伯利开始着手创作史诗性音乐悲惨世界Les Misarebles),19809月,悲惨世界在巴黎体育馆上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竟然被硬插在了拳击和马戏表演之间,并在上演后的第十六周便被迫收场。不久就被改成了英文版,并于1985108日在伦敦的巴贝肯Barbican Theatre中心首演。1987年该剧被搬上纽约百老汇舞台上时,勋伯格获得了托尼奖最佳剧本和最佳作曲奖,格莱美最佳原剧组录音版。19941月,悲惨世界成为伦敦戏剧历史上演出周期第三长的剧目。

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il法国剧作家。1983年他遇见了卡麦隆·麦金托什,在伦敦写出了一部音乐《阿巴卡达布拉》。舞台表演非常精致,扣人心弦且喻意深刻,根据剧


情还安排了好几场绝妙的群舞。可以说,鲍伯利和勋伯格是20世纪开创以歌剧为特点的乐剧纪元的风头最劲的作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5fef2ff7ec4afe04a1df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