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观后感

2022-05-07 20:05: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鲁迅故居观后感》,欢迎阅读!
鲁迅故居,观后感



一代楷模的青砖琉璃

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枝繁叶茂的丁香花、古朴简单的屋内摆放似乎就已经将一个对中国人的民族自强发挥极大引导作用的伟大楷模的起居环境做了一个完美的概括,如此的简单,此的不加修饰,这的确就是伟大的文化领袖鲁迅先生起居的地方。

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仰,我们小组一行五人来到位于北京市阜成门的鲁迅故居,一进门我们便满心期待的开始我们的参观。据介绍,鲁迅于19245月至19268月在此居住,也是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最后一处住所,这是他当时花了八百块的答应买下并亲自进行改建的一所小四合院。院子里长着两株鲁迅先生亲手栽的丁香花,枝繁叶茂,蓊郁葱茏,枣树旁的北屋有三间正房,北屋中间是鲁迅一家人的客厅和起居室。东侧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的住室,西侧是鲁迅名义上的妻子朱安的卧室,屋里陈设都很简朴。北屋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其正屋北面接出的一间小屋子便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屋子北面是两扇大玻璃窗,窗下横放着一张简陋的小木板床,东墙下放着一张老式的三屉桌,坐在桌前,可以从窗口眺望后面园子里的景物。桌上高脚煤油灯、毛笔、砚台、文具……一如其旧,令观者不仅遥想当年它们的主人在灯下奋笔疾书的情景。谁能想到,就是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狭小而简陋的斗室里,短短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鲁迅创作发表了230多篇散文诗、小说和杂文。著名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以及《野草》《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可以说,鲁迅在这里的两年多时间,是他在北京的14年中工作最紧张、创作最旺盛的阶段。北屋前面东西两侧,分别有两间小房子,东边的是女工的卧室,西边的是厨房,现在分别作为陈列室和管理室。南房是鲁迅的会客室兼藏书室,东墙上的一幅鲁迅炭画像引人注目。这是鲁迅的同乡画家陶元庆的作品,深为鲁迅喜爱。南房里间是小客房,主要是为接待来访的朋友而准备的。在这里,鲁迅接待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青年。当谈到夜深时,鲁迅经常拿着煤油灯,送他们到大门外,看他们远去了才回来。当年许广平在受到学校迫害时,也曾来此居住过。

随后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院内的鲁迅博物馆,里面展示着鲁迅生前所留下的所有,从我们都熟悉的“三味书屋”到他病逝前三天的作品草纸,在这里所展示的一切好像让我们亲历了鲁迅先生所走过的匆匆岁月,看到三位书屋似乎将我们带到了那个为了不再迟到而在桌上狠狠刻下“早”字的童真男孩面前,看见百草堂似乎让我们见证着一个男孩富有童趣的成长史,而看见摆放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桌椅,又让我们好像看到鲁迅先生正在为了民族兴亡而日夜奋笔疾书的的佝偻模样。一个个鲁迅亲自设计的书刊封面字体,一张张改了又改的作品草纸,一本本厚实而内容丰富的书籍,这里面无不包含着一个伟大思想家所有的报复与理想,辛酸与汗水,正如毛泽东笔下所写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代伟人躺在病床上,双眼合并,悄无声息,内心的遗憾与酸楚立刻涌上心头,这让我想到了毛泽东的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不仅仅他自己精神重于泰山,而且相信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内心是更加的沉重,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此刻,在我眼前浮现了鲁迅的那句话:“什么事路?即使从没有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他就是以这样的不到灵魂与精神信念,弃医从文,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他在愤恨的写下“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套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条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 的怯懦,懒惰,而又巧滑。一天




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有觉得日见其光荣”的同时,也在警醒所有的中国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行。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或下棋的人们,就先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他所有的语言中无不彰显着对国人怯懦特性的愤慨,和对国人觉醒自救的希望,他用他的语言呼唤世人,他用他的语言改变世人,而所有都是为了将处于民族存亡危机关头的国人挽救回来。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是可敬的,因为他做的所有都为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延续;鲁迅是简朴的,在他的起居用具中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奢侈;鲁迅是伟大的,他将他的一生献给了国家,在他面前,家庭、职业都是为了民族存亡而做出的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793600a03d8ce2f006623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