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泉》白居易唐诗鉴赏

2022-08-31 14:1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云泉》白居易唐诗鉴赏》,欢迎阅读!
白居易,云泉,唐诗,鉴赏



《白云泉》白居易唐诗鉴赏

导语:《白云泉》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借此诗来表达诗人在任苏州刺

然特出,群峰拱揖 ”,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 “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 ”,号称 “吴中第一水 ”,泉水清洌而晶莹, “自白乐天题以绝句 ”, “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

史期间,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下面一起来欣赏下。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 “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云随风飘【原文】白云泉①天平山②上白云泉,云自无心③水自闲④。何必⑤奔⑥冲山下去,更添波浪⑦向人间!【注释】①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②天平山:在今西。③无心:舒卷自如。④闲:从容自得。⑤何必:为何。⑥奔:奔跑。⑦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白话译文】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

淙潺流,从容自得。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创作背景】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 “心为形役 ”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自元和

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 ”、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 “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赏析】 “天平山上白云泉 ”,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 “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 ”, “巍



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 “云无心以出岫 ”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

“自 ”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

移情注景,景中寓情, “云自无心水自闲 ”,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结尾两句流露出 “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

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




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 “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 ”,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071615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