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流派

2022-12-08 23:2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程理论流派》,欢迎阅读!
流派,理论,课程

课程理论流派 主义课程

代表人物 杜威

主要观点

1 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和目的。

2 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应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1、要素主义(巴格莱)

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课程应给学生提供风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 2 永恒主义(赫钦斯)

课程应以永恒学科组成,他推移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首要的。首先是古典书籍。

课程不应该帮住学生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1、主张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社会中去 2、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课程最终要由学生需要来决定。 文学科应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

1、丰富性richness 体现了开放性。 2、循环性recursion 旨在发展能力 3关联性relation 教育上的关联;化方面的联系。

4、严密性rigor 意味着一种有意识的企图。

评价

优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缺点: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中心主义课程论

要素主义(巴格莱) 永恒主义(赫钦斯) 优点: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化知识,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缺点:容易使各门知识发生断裂现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学生的兴趣,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改造主义课程论 布拉梅尔德

优点:重视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服务;

缺点:缺乏系统的知识学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优点:注重学生的情感,责任和人生价值,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缺点:缺乏系统知识的传授和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流于主观。

优点:将课程当作不断展开的动态过程,丰富了知识的内涵,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缺点:多元化发展趋势,且批判远多于建设,在实践中较难操作。

主义课程

奈勒

主义课程

多尔

小组成员:阳艳 段佳佳 张慧 郭绍琦 张云 尹先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37c2fc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