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

2022-05-28 04:32: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主席在花山 教案》,欢迎阅读!
花山,教案,主席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

学生:查阅毛主席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毛主席是谁吗?他就是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领袖,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它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这篇课文,讲的就是1948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发生在“花山”的几件小事。今天让我们要走进花山,走进他的生活小事。(出示课件)28*毛主席在花山》 (二)了解伟人:(出示课件)

1.认识吗?(读)平时在哪看见过? 2.交流 3.读题

4.充满崇敬之情再读课题 (三)指导学习步骤: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出示课件)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3.细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归纳段落大意。 4.带着课后问题,精读课文,思考答案。 (四)学生按学习步骤自学。

20分钟安排四人一组讨论。教师要巡视教室,发现个别问题,予以解决。 (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出示课件) 1.你解决了哪些生字、新词?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大家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夜以继日:晚上接着白天,日夜不停。也作“日以继夜” 操劳:辛辛苦苦地劳动,费心料理。 诚恳:真挚恳切。

簸箕:用来簸粮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种器具,用竹蔑、柳条、铁皮等制成。 为难:1)感到难以应付。

2)作对或刁难。本文取前一义项。 拘束:1)对人的语言行动加以不必要的限制;过分约束。 2)过分约束自己而显得不自然。本文取后一义项。 旮旯:角落,偏僻的地方。



1




苕帚:扫地、扫炕、扫东西的用具。 端详:1)仔细察看事情的前后经过。 2)庄重安隐。本文取前一义项。

2.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3件事。

第一件事是毛主席在花山时不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影响乡亲们的正常生活,叫警卫员将集中到村里另外一台碾子上碾米的乡亲们请到自己屋外的碾子上碾米。

第二件事是毛主席将一直舍不得喝的茶叶拿出来,让警卫员沏给碾米的乡亲们喝。 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推碾子碾米。 中心思想是:表现了毛主席时刻关心人民生活,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的伟大精神和作风。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地认识到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工作的伟大情怀。正因为毛主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民群众,所以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所领导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那就是:关心人民,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他人的拥护。

3.你画了哪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出示课件) 1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毛主席的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从正面表明了他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进一步从反面来说,说明如果照警卫员那样的做法,会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到毛主席时时处处都在注意观察和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时时处处都在关心和爱护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了伟大领袖体察民情,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崇高精神。 2)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精辟地阐明了人民群众与革命军队之间的鱼水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人民支持着革命,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就不会成功。而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要关心、爱护人民群众,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同时,也表现出伟大领袖毛主席从来都将自己看作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从不需要特殊照顾的伟大风范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六).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详略

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课文对毛主席让警卫员请乡亲们到自己屋外的碾台上碾米,毛主席要警卫员将自己舍不得喝的茶叶沏给乡亲们喝这两件事情写得比较详细;而对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碾米这一件事和对毛主席为什么住进了“花山”这个村子,他住的农舍是怎样的情形,他是怎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的这些内容,有的不写,有的一笔带过,有的写得比较简略。

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原因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能够鲜明、集中、突出地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重点去写,写得较为详细;而后面两个方面的内容,跟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关系不大或很远,所以简略去写,或者一笔带过。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写得详细。因为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一中心。

“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评议其对与错,它关系到本单元作文的写作,对于今后写作材



2




料的选择和运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七).老师总结:

毛主席不愿为自己一个人的工作而耽误全村群众吃饭,还给群众沏茶喝,可以看出他时时关心群众生活、热爱群众、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时刻不忘群众。课文通过“碾米”“送茶”这些事,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不搞特殊化,坚持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的思想品质。 附:板书设计 (出示课件)



让碾台(详)

28*毛主席在花山 请喝茶(详)

帮碾米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5179a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