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简介

2023-12-26 20:4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居易简介》,欢迎阅读!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 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 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 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 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介绍 作者:佚名 一圣二仙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国三大诗人,人们尊杜甫为“诗圣”、 “诗史” ,尊李白为“诗仙”,对白居易称“诗魔”等,日本学界则称 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请看 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 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 所以,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二仙。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主要作品

《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 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问刘十九》《买 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放言》《池上》 等。 轶事典故 作者:佚名 爱恋湘灵

白居易 11 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 所在地——徐州符离 (今安徽省宿县境内 。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 4 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 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 19 岁、湘灵 15 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 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 798),白居易 27 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 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 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由诗中能够 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 17 年的相处和 8 年的相恋,感情已经 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是湘灵担 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 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 29 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 10 个月, 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点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 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公元 804 年) 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 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 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 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 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

远》。在近 8 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 湘灵。

白居易 37 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 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 等。后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7357d4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