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刘禹锡《金陵怀古》主要内容

2022-10-25 02: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诗人刘禹锡《金陵怀古》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刘禹锡,金陵,怀古,唐代,诗人

唐代诗人刘禹锡《金陵怀古》主要内容

作品原文 金陵怀古

潮满冶城渚⑴,日斜征虏亭⑵。 蔡洲新草绿⑶,幕府旧烟青⑷。 兴废由人事⑸,山川空地形⑹。 后庭花一曲⑺,幽怨不堪听。 词句注释

⑴冶(yè)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冶:一作“台〞。 ⑵征虏亭:亭名,在金陵。

⑶蔡洲:江中洲名。蔡:一作“芳〞。 ⑷幕府:山名。

⑸兴废:指国家兴亡。人事:指人的作为。 ⑹山川空地形:徒然具有险要的山川形势。 ⑺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歌曲名。 白话译文

春潮淹没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晖斜照在征虏亭。 蔡洲新草茁壮一片嫩绿,幕府山上仍是烟霭青青。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 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三年(827)。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首诗可能写于次年初春,大概与《金陵五题》写于同时。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匈奴族后裔。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坎坷。





1 3


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等闲职,后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诗精炼含蓄,与白居易并称“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今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 作品鉴赏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黄昏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比照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那么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诗人说: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面对着滔滔江流,诗人想起了东晋军阀苏峻曾一度袭破金陵,企图凭借险阻,建立霸业。不久陶侃、温峤起兵在此伐叛,舟师四万次于蔡洲。一时舳舻相望,旌旗蔽空,激战累日,终于击败苏峻,使晋室转危为安。他还想起幕府山正是由于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而得名。但曾几何时,东晋仍然被刘宋所代替,衡阳王刘义季出任南兖州刺史,此山从此又成为刘宋新贵们祖饯之处。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变异,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下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8e1a2951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