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人妆容开题报告

2022-09-11 08:1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代女人妆容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开题,妆容,唐代,报告,女人

唐代女人妆容开题报告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疆城辽阔,政治开明,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长是当时最发达的国际性大都市,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唐代与外国交往频繁,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在唐代,女性特别重视化妆与修饰。唐代女性的妆容也具有唐代决决大国的独特气质,高贵华丽、多姿多彩、大胆夸张、新奇时尚。唐代女性妆容的审美趣味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其以下原因。



唐代的女性妆容审美趣味深受胡族影响唐代以前,眉妆大多以细为美,初唐女子开始也是秉承前代遗风,画长眉。然而中后期的女性却在妆容中注入新气息。在眉妆上,有比长眉略粗的柳叶眉、却月眉,最后发展到更为粗阔浓重的阔眉。那么为何唐代女子的眉妆由极细的柳叶眉变为了粗重浓厚的阔眉?唐代的统治者带有胡人的血统。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窦氏,高宗之母长孙氏,皆是胡族。胡人粗矿豪迈的性格从上而下的影响着整个大唐皇朝,更影响着唐代女性妆容的审美趣味。此时,在眉妆上则呈现出以阔眉为主,多种眉妆共存的斑斓局面。《丹铅续录》卷六记载:“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日鸳鸯眉;二日小山眉。



三日五岳眉;四日三峰眉:五日垂珠眉:六日却月眉:七日分梢眉:八日涵烟眉;九日拂云眉:十日倒晕眉。”虽然以上所说眉妆已不可考,但从其繁多的名目中还可看出盛唐眉妆的丰富多彩,对女性妆容审美趣味的自由开化。唐代后


期,周所绘的《纨扇侍女图》中女性画八字眉,《等花仕女图》中女性画短阔的桂叶眉。唐代女性受胡人影响以丰肥为美,所以唇形以圆润娇小、饱满为美。为了追求这种唇形,唐代女性用唇脂点染嘴唇以修饰和改变自然的唇形,唇式有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心红、腥腥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等多种样式。唇妆样式虽然名目繁多,但基本上承袭了以小为美的习俗,大多形状较小,色彩浓艳。



对于面靥形状来说,在盛唐以前,一般多做成点状的圆形,大小与酒窝相近。如元稿《恨妆成》一诗中写道:“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不仅唐诗中有“朱唇深浅假樱桃”“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诗句,在绘画作品中也表现得很明显。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中仕女就画桃花妆。到了盛唐以后,女性的花细妆饰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贴饰的形状愈益多姿,尤其是面靥有着多元化的风格。例如,形似钱币的形状,被称为“钱点”形如杏核,则名“杏靥”形若星月,则喻“月点”;也有以鸟兽图形作为面播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出现了大量取材于大自然的花卉形态,形色娇媚、楚楚动人,美其名日“花靥”。唐代女性涂抹胭脂的时候会将额头、鼻子和下巴留白,脸色更显红润,五官也更具立体感。新疆阿斯塔纳、甘肃安西榆林窟等地出土的壁画中,女性把胭脂抹在脸颊和眼皮上,表现肤色的红润健康、衬托眼神的妩媚娇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8998578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